时评慷慨歌

纵览快评 | “高铁上化妆不文明”是个伪命题

2023-09-16 13:42:2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在高速度带来的出行便利下,高铁等公共空间争议经常曝光在舆论场上。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短视频,称在乘坐高铁时看到一条反映不文明行为的宣传片,其中将“在高铁上化妆”列为不文明行为,引发网友热议,纷纷将矛头指向铁路部门。有记者就此事致电12306服务热线,客服人员回应称,目前没有高铁上不能化妆的规定,并表示不文明行为主要是以影响他人为主。

其实,仔细看过该视频的,都清楚视频表达的是一名自称是美妆博主的女乘客,在高铁上化妆时,将乳液、定妆粉洒至邻座乘客身上。而视频文字提示,“别让不文明行为影响列车应有的美感”。显然,视频的逻辑很明晰,就是不管干啥,别影响到他人,这是公共空间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

时下,涉及公共空间冲突的事件,时不时冲上热搜,比如儿童吵闹、霸座等。再看这场议论纷纷的所谓“高铁不能化妆”事件,本身就是一些自媒体的断章取义,把“高铁上化妆影响到他人是不文明行为”推倒,立了一个“高铁上化妆不文明”的假靶子,制造一种情绪对立,继而不断地被网络放大镜聚焦和审视,以至于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去谴责铁路部门,最后的赢家除了造谣者,无他。

当下的舆论环境里,“特定的公共空间+冲突”成了一些自媒体攫取流量利益的密码。而他们所要的,就是不停挑动公众的情绪神经,制造舆论场的撕裂和对立。这几年,网信部门对一些利用公众焦虑、宣泄、同情弱者、围观猎奇等心理,搬运加工、二次创作、东拼西凑、张冠李戴甚至直接造谣,挑动网民情绪、撕裂社会共识、污染网络生态的自媒体账号频频重拳出击,但巨大利益面前,以身试法者“春风吹又生”。

在此事的处理上,铁路部门有着很强的边界意识,并未把民众的私事当成不文明行为。相反对于一些个性化的行为,只要不违反公共秩序和原则,也给与支持和理解。回看这件事,网友们的愤怒在于“公”和“私”的界限,以及权利让渡问题。但实际是,很多网友被戏耍了,或者对于一些涉及自身权益的事件,缺少基本的理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必须重申,个人权利得到伸张的同时,相应的公共意识也应得到提升。

高铁车厢作为公共空间,人人共享。高铁车厢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具备良好的私密性,不可能只完美地为某个个体服务。因此,在涉及公共空间权益事件时,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对公共规则的尊重。只有在个体的权利让渡和彼此的换位思考中,个体权益的连接和互动才会更有弹性,公共空间才会有更大的包容性,冲突也才会得到一定的化解和消弭。(陆玄同)

责任编辑:任凯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