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亮:“量产孝子”与道德饥渴症
河北新闻网
2011-11-01 17:38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我们的惯性叙事语境,什么时候能舍弃那些过分宏大,凌空蹈虚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更贴近生活,也才能直指生活核心。

    比如,说到“孝”,很多人似乎都能说两句。比如“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张嘴就来;而就算没读过二十四孝的,多也知晓“卧冰求鲤”的故事。不过,同样“郭巨埋儿”、“割股疗亲”等也早已被订上“愚孝”标签。

    对于“孝”,《尔雅》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这当然是在当时特定语境下的解释,而且这个释义也具有极为开放的阐释性。即便在三纲五常的封建社会,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文化下,对孝道的演绎都会有所差异。如前面提到的“百善孝为先”,其实后面就还有一句并不太为认知的补充说明——“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可见,具体而言,“孝”是很私人的,是有极强针对性的,甚至会根据家庭环境而不同。

    “孝”,本是难以量化,更难以量产的。即便是在过去,人们都有如此清醒清晰的认知。所以如果你看到,时至今日,我们这个社会还有批量生产孝子的冲动,不知你会有何感慨。悲哀的是,这并非杞忧,而是事实: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就在京启动了“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孝子。(10月31日《新京报》)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