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票统一报销 直到校车载不动超载
河北新闻网
2011-11-19 17:08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宋立军
【字号

本站搜索

    

    这几天校车是一个焦点话题,因为事情发生在农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想起了很多。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人大都有相似形式的记忆。生长在冀东平原的我,儿时的记忆里连汽车都很少看到,更别提校车了。我的小学分成两个阶段,幼儿园和1-4年级在本村,5-6年级在邻村的“完小”。不单我们村,那时每个村都有小学,我们村的小学规模最小,只有500来口人。村里的小学在村东,离最远的村西头儿不过三四百米。可能因为学生人数少,包括我们村在内的很多小村的学校都是从幼儿园到4年级的“不完全小学”,并且那种学制是很特殊的“双轨制”。所谓“双轨制”,即1年级和3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由一名老师教课;2年级和4年级在一个教室上课,由一名老师教课。老师给这个年级上课时,那边的年级写作业;给那个年级上课,这边的年级写作业。这种学制,几乎遍布上世纪80年代的冀东农村。按现在的“风俗”,这种状况是无论如何不让存在的。

    到了5年级,就要到邻村去上了,说是邻村,也就相隔500米,我步行15分钟也能到校。那时我已经十几岁,已能自理。我们村子北边的村子叫南集。从我记事起,南集就有一所完全小学,至今至少有二十几年了。那样的中心小学,覆盖周围几个村,各村的孩子上完1-4年级后,都到这里来上5-6年级。现在想想,这种学校布局很人性化,不能自理时在本村,能自理了就到邻村,直至去上中学。

    大概十来年以前吧,村里的孩子再也没有这种“优待”了。先是村里撤销了3年级和4年级,然后幼儿园和1-2年级都撤销了。孩子们开始“转战南北”,今年在这村,明年在那村,后来慢慢稳定下来。再后来,不但小学撤并,连中学都撤并了,校车这个概念逐渐时髦。

    不过,校车这种东西在很多地方是名义上的。所谓校车,只不过是在学校门口接送学生,跟学校几乎没有关系,至少在很多农村是这样的。据说有的省份会给学生交通补贴,但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是没有财力购置车辆专门接送学生的,骑自行车、摩托车又很困难,时间也不允许。条件好的,两三家雇一辆出租车,早送、晚接。可这开支是很大的,所以绝大多数只能是很多家雇一辆车,虽然报废车已逐渐绝迹,但安全隐患仍然不少,比如超载等等。虽然很多人埋怨,但这是无奈的结果。教育局不大可能为每所学校购置专门的校车、配备专门的司机和陪乘人员。即便有了校车,谁愿意去做这种专职的校车司机呢?而用最多的钱去换取最安全的乘车空间,又会加重家长的负担。至于恢复到之前的村村有学校、村村有老师的格局,也很难了。

    不过,也并非没有解决的途径。假如地方政府加大一点教育财政开支,结合各村为相关范围内的学校配置专门的校车和专业接送人员,充分满足师生乘坐需求,堵死超载的口子,那安全系数应该会提高一些。要不,地方政府发给每个学生“交通补贴”,强制性的用于租用校车,并且通过交通部门严加约束,禁止私车“超载”,这样也会安全一些。而我认为比较靠谱的方式,就是“联村建校”。既然恢复上世纪的学校格局已经不太可能,那么,邻近的两三个村子合建一所幼儿园、一所小学甚至某个年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距离,那么情况至少比现在一所学校覆盖几十个村子要好得多。这样做,社会一定很欢迎。

    看着眼前的校车,念着遥远的回忆,想着不容乐观的将来,农村学校布局问题必须要认真思考了。   (讲不尽)

     相关热读:7座车塞24个娃 曲周查处“黑校车”
             贵阳5辆"美式校车"只接老师上下班 不接学生(图)
             校车驶上天堂路 政府学校都省钱
             全国各地严查校车确保学生安全(组图)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