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杨阳 :收油企业愿骗,全聚德愿上当?

    针对媒体曝光“全聚德鸭油被转卖地沟油,小贩用来炸薄脆”一事,昨天,全聚德集团表示,暂时指派两家门店负责人接受采访,集团将于近期召开发布会对此事进行具体说明。全聚德集团两家涉事的门店负责人均表示,店里当时以为是与一家有收购废油资质的公司签署的协议,直到警方介入调查才发现,王某用全套伪造资料欺骗店家。(5月27日《北京青年报》)

    作为“中华著名老字号”,全聚德具有地标性意义。可就是这样一家驰名中外的标杆性企业,竟跟臭名昭彰的地沟油挂上了钩!更令人的愤怒的是:面对舆论,全聚德一味强调收油人员欺诈手段之高明、本企业员工上当受骗之委屈,而对自身在地沟油事件上应负的责任语焉不详。难道,在这起地沟油事件上,全聚德就全无责任了?事已至此,公众关心两件事情:一者,全聚德是不是真的被收油企业欺骗?二者,在沦为地沟油源头的事实面前,全聚德该当何罪?

    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单独收集餐厨垃圾,并委托有资质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专业服务单位进行集中处理”,违反规定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并可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不管是不是被收油企业欺骗,全聚德明显违反此规定。但对于全聚德这样的焦点企业,如果真的按照此规定施以相应处罚,能与该事件恶劣的市场导向责任相对等吗?可能,全聚德的老板会“长舒一口气”。

    更重要的,我们在这起事件中,看不到全聚德作为著名品牌的企业责任意识。不能勇于承认错误,不向公众道歉是一个方面,一系列危机公关的姿态,令人不得不怀疑全聚德沦为地沟油源头的背后,尚有更多猫腻。试问:对于一个收集餐厨废弃油脂的企业,全聚德难道辨别不清其资质真伪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结合事故之后全聚德危机公关的种种姿态和动作,笔者更愿意相信:在全聚德沦为地沟油源头的背后,是全聚德与“地沟油”的两相合谋——收油企业愿骗,全聚德自然就愿上当。反正这中间有着诱人的利益,不查处则闷声发大财,查处了,自有收油的小企业背黑锅;反正就算坐实了管理不善,使废弃油脂流入地沟油渠道的责任,也只是挠痒痒式的惩处,少得令其哂笑的罚款,如此百利无一害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事件到底会以何种形式收场?尚不得而知。毋庸置疑的是:对于大企业,要格外严格地监管——既要保障其作为常规市场主体履行好市场责任,更要注意到企业一旦“涉水”,将对整个行业产生的负面导向后果。以此事件为例,既要追究全聚德对于废弃油脂管理不善的责任,还要查清楚在这中间,餐饮企业与地沟油链条之间有无交集。只有施以足够有震慑力的处罚,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大企业与地沟油利益链之间的绝缘。否则,难保“被收油企业欺骗”不会成为企业脱责新法宝。

    同时,这件事情也提醒市场管理者:对于制售地沟油的黑心商贩要严惩,对于地沟油流出的源头,更要施重典以治之。否则,偏执一端的地沟油治理工作,很难做到彻底。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3434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