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怎能计入改革成本

    □吴龙贵

    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核定编制54人,实际在岗75人,还有40人“退二线”,基本不用上班,超编一倍左右。武穴市教育局局长王卫平说:50岁的人退二线,的确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当时就认为这也是改革的成本”。(7月9日《京华时报》)

    改革的本意就是为了追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就是为了减少浪费,如果改革必须以“浪费”的前提来实现,那么改革的意义何在?

    类似的论调还很普遍。譬如日前有相关部门称,有望在三年内发文规定公务接待不得食用鱼翅。再譬如,温州车改实行市管干部不配车,处级每月最高车补3100元,遭到舆论一片质疑。无论是给公务接待食用鱼翅三年的缓冲期,还是温州车改的高额补贴,应该都属于一种额外浪费的“改革成本”。

    改革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这一点毋庸置疑。在艰难的博弈之下,为避免改革延滞甚至夭折,适当的妥协也许有必要,这是以小的成本损耗换取更大的改革利益,是一种退一步进两步的改革。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浪费也是改革成本”的正当化和泛滥化。“浪费也是改革成本”是特定阶段和特定环境下的迫不得已,是某些制度性弊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下的产物,而非一切改革都必不可少的内容。武穴市教育局人员超编一倍左右,是因为行政改革不到位,公务员“只能进不能退”,温州车改的高额补贴,则是因为公车不仅象征着一种待遇,更是已经转化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特权。

    改革成本可多可少,成本大于收益的改革和收益大于成本的改革,显然不能混为一谈。因此,“浪费也是改革成本”得到民众宽容的前提是,政府部门必须证明“浪费”已经无限接近最小化。武穴市教育局人员超编一倍左右,究竟有没有带来行政效能的改善,还是仅仅为了形式上的“干部年轻化”?温州车改给予处级干部3100元的车补,这个数据怎么算出来的,能否公之于众,有没有进一步压缩的可能性,这都是值得追问的问题。

    “浪费也是改革成本”更准确地表述应该是——浪费也是改革的阵痛。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减少乃至消除这种阵痛,而不是在这种阵痛中逐渐麻痹。

【责任编辑:赵耀光】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