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变火锅店,涮的岂止是羊肉蔬菜

    7月17日,有市民反映,北京海淀香泉环岛附近一处民国文物被改装成民用房,并由一家火锅店租赁使用,石牌坊已成为一家汽修厂大门。据悉,该文物系海淀区普查登记文物,登记名录为“袁进南夫妇墓”。袁进南为袁世凯最宠爱的五姨太杨氏所生,杨氏去世后亦葬在这里。(7月18日《新京报》)

    近年来,文物建筑变身营业性场所的事情屡有发生,比如故宫建福宫建豪华会所,承德避暑山庄内搞会馆,晋翼会馆变身刘老根大舞台,白塔寺成私密就餐场所等等。论名头,“袁进南夫妇墓”没有前几个大,论级别也没前几个高,但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物也逃脱不了被出租的厄运,成了一家火锅店。文物场所变身火锅店,涮的岂止是羊肉、蔬菜呢?

    首先被涮的是公众。文物承载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是过往历史的鲜活记录,也是古今文化连接的纽带。保护它就是保护历史,传承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物不单单属于所有者、管理者和使用者,更是属于全民甚或全世界。由此,文物的公益属性也就此确立。保护,全民职责,共享,理所当然。文物法人、管理者和使用者为一时之需,谋一己之利,将文物当成单位或个人的私产,私自改变文物保护单位用途,将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企业资产经营,请来了顾客,赶走了观众,这不但有碍文物安全,更背离公益属性,是拿公众的利益在开涮。

【责任编辑:实习生韩晓翠】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