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勤:建议取消“知识分子”的称谓

    笔者了解到,在瑞士,法律规定,3到6岁的孩子不得在幼儿园接受数学和语言教育。德国宪法规定不得设立“儿童学前班”。可见,传授知识进而塑造下一代的知识分子认同,并不是欧美国家的迫切目标,但那样并没有削弱它们国家的科技文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知识分子”是互联网的积极使用者。但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少数“知识分子”在微博世界失去了诚实、斯文和善良,利用微博散发谎言、流言、谗言、昏话,甚至是破坏社会安定、破坏社会稳定的谣言。“知识分子”原本应是宣传社会良知的楷模和社会稳定的基石,然而,微博世界中的这些“知识分子”早已不是如此。所以,取消“知识分子”身上不应有的特殊光环,取消“知识分子”是特种人群的超法律社会待遇和社会优越感,是构建新形势下中国新型人际关系的必要步骤。

    总之,汉语中有“知识分子”的说法不过100年左右的历史。这是近代社会为了提升旧社会以知识为谋生手段、有时被蔑视为“臭老九”的那部分群体的结果。因此,中国一度有四大群体的划分,即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但随着文盲在中国的接近消失,大学学历比例的不断提升,“知识分子”的称谓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那些脑力劳动者、专业技术劳动者完全可以用“教师”、“医生”、“工程师”等来指称。因此,取消“知识分子”的称谓,是中国社会理性进步的必须,也是中国人权进步的必然。▲(作者是北京知名金融高管)

【责任编辑:实习生韩晓翠】
实用资讯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