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俊国:别借打假之名乱罚款

    □邵俊国

    近日沈阳超市、饭店等各种店铺关门歇业,店家老板称工商局将进行执法检查,歇业是因检查太严。沈阳市工商局称,此次打假行动是为了迎接明年在沈阳举办的全运会。沈阳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除正常管理工作外,并未采取集中整治行动,更未采取高额罚款措施。(8月7日《南方日报》)

    突如其来的打假风暴,加之令人担忧的传言,一时间让不少商家草木皆兵。这样的结果是,各种商铺关门歇业,“满城尽是卷帘门”,市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理不了头发、买不着钉子、吃不到午饭。面对此情此景,人们不禁要问:如此打假,难道真是市民所需?究竟是打假,还是借打假之名乱罚款?

    关门歇业势必造成损失,店家非常清楚个中利害。之所以出此下策,还是因为不想被找麻烦,不得已而为之。打假“太狠”、“太严”,要“五证齐全”或“六证齐全”,“一罚就是几万元,而且还抓人扣货”,诸如此类的传言虽然模棱两可,但是却有鼻子有眼,由不得你不相信。

    湖南桂阳县男子李清因售卖假冒名牌羊毛衫被查处,内蒙古鄂尔多斯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罚金2151万元,数字之大令人震惊!试想,如果这样的遭遇也降临到其他商家头上,还有谁敢坦然面对这场“打假风暴”?

    假货屡屡见诸市场是不争的事实,打击假货、整顿市场是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责。然而一说打假就让商家闻风丧胆,就不能不令人心生疑惑。关门的店铺中很可能有制假售假者,但是在“打假风暴”开始之前,相关部门究竟在忙些什么?假如平时不管不问,任其非法经营,到其做大时才进行整治,这样岂不是“养鱼执法”?打击制假售假本是为了净化市场、维护消费者权益,若为了迎接全运会而出台此“应景之作”,显然是短期行为,其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

    沈阳权威部门发布的消息说,此次打假行动只是正常管理工作,并未采取高额罚款措施。这到底是真是假,终究要靠事实来证明。比如,打假行动中查处了多少商家,扣押了多少假货,采取的最高罚款是多少?如果能将这些数据一一公布,相信一些传言会不攻自破。而从长远来看,要实现净化市场的目的,有关部门还需在执法中讲究方式方法。一方面,要在平时狠下工夫,把打假工作做到深处、细处;另一方面,还需摈弃“罚款经济”思维,时刻想着维护消费者利益,而不是凡事一罚了之。

【责任编辑:实习生韩晓翠】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证030017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