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安:用“误拆”代替强拆应予严惩

    佛山市民陈泽培的房子位于鹤洞街19号,是间双层华侨楼。6日,他赶到“升平路—莲花路片区”改造施工现场,发现自己的房子“(拆)剩下一间小房间(厨房)”。(据《大河报》)

    既然是“误拆”,你还能怎么办?人家不是故意的。问题是“误拆”之后怎么办?按照官方的意思,既然房子已经拆掉了,那这块地方和房产也就是被征收了;同时也不可能达到回迁的要求,不能给予额外赔偿,只能按照原补偿方案执行。总之,通过“误拆”,一切都是按照官方的意思办。

    如今,用“误拆”来代替非法强拆,已经是许多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采取的一个无赖手段。有律师统计,从2009年到现在,媒体报道的“误拆”事件就达近百起,都是在与被拆迁户还没有达成拆迁协议的情况下房子被“误拆”了。而这样的手段泛滥,很重要原因是对“误拆”惩罚不够。

    对于“误拆”,必须给予迎头痛击,而不能让他们得到好处。一方面,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按照“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惩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另一方面,对于遗留问题的处置,决不让违法者占便宜。以本文中被“误拆”的陈泽培一户为例,在“误拆”之后,应按照最高标准落实回迁房和其他补偿。

    如果我们不能制止“误拆”,如果“误拆”成为普遍经验,则公民的财产权必然遭遇践踏,而法律只能成为一纸空文。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