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刘凯玲:官员上缴近八亿礼金为何难赢掌声

    记者10月22日从中央纪委监察部获悉,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至2011年底,中国共有83195名党员干部主动上交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共计7.71亿元,查处违纪金额39198.28万元,处理违纪党员干部3578人。(10月22日新华网)

    两年时间里,83195名党员干部主动上交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7.71亿元。应该说,这是一条正面新闻,说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与纪检部门的整治行动已经发挥了威慑作用。但是,网友们对这条正面新闻并不买账。网上一片质疑声,这显然不是纪委与上缴礼金官员愿意看到的。但是,换个角度看,网友的质疑也不无道理。想想也是,全国那么多领导干部才上交礼金7.71亿元,人均上缴数额不到1万元,或许只具有象征意义,并没有触及到礼金问题的根本。

    事实上,官员上缴礼金被质疑早已不是新闻。昆明各级官员主动上缴礼金逾114万元、新疆阿勒泰廉政账户收到上缴款近百万元、广东国企领导上缴红包151万元等事件,都无一例外引起了争议,作秀说、冰山一角说、拿大钱缴小钱说等评价层出不穷。

    尽管我不愿以恶意揣测重庆领导干部上交礼金的积极意义。但是网友的质疑也非空穴来风。从近来媒体曝光的一些领导干部的贪污、受贿案来看,一人涉案金额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案件并不在少数。重庆最近的打黑行动中暴露出来的一个“保护伞”的涉案金额都不止这个数。这样看来,公众产生这样的质疑并不难理解。透过公众对领导干部上交礼金的不信任态度,也可以看出当前廉政建设与公众预期还有较大距离,反腐任务还十分艰巨。

    我们应该看到,在上交礼金的领导干部中,或许有人收受礼金数额远远超出了上交款项。除了主动上交者外,我们也不能排除心存侥幸,没有上交或者没有全额上交礼金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到底收了多少礼金,根本是一笔糊涂账。笔者当然期待,有关部门对那些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的少数礼金干部一查到底,净化官场环境,消除公众怀疑空间。

    但是,透过礼金问题,我们更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为何那么多人向官员送礼金,领导干部为何敢收礼金?从理论上讲,在法治不断健全的当下,领导干部权力寻租的空间也越来越小。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体制转型、物欲横流的时代,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大,由于相关权力监督与问责机制没有同步跟进,或者说法不责众,因领导决策失误,徇私枉法、中饱私囊,导致国家、人民利益受损、国有资产流失的教训并不少见。

    因此,对于司空见惯的官场礼金现象,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具有贪腐行为的领导干部与行贿人,让领导干部与行贿人从违法成本考虑不敢贪腐,不敢送礼金;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制建设,给公权力套上法律紧箍咒。督促领导干部把重大决策程序细节放到阳光下暴晒。比如通过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公众舆论监督。从源头上减少其贪腐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有关方面还应该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框架内,完善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财产公示制度,亮出领导干部的真实家底。对于瞒报家产者启动问责与司法程序,把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从内部监督向外部监督推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官场礼金痼疾,逐步消除公众对领导干部贪腐行为的怀疑心态。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