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叶祝颐:机关幼儿园专收公务员子女是权力自肥

    东莞两会正在召开,一份《东莞市2013年市级部门预算草案》(下面简称《草案》)泄露了天机。东莞三家机关幼儿园2013年的财政预算支出高达2776万元。据记者了解,这三所幼儿园仅接收机关单位职工子女或市属公办学校教职工子女。有东莞政协委员指出,东莞可参照广州做法,将这些公办优质幼儿园释放部分学位向社会公开招生。(1月9日《南方都市报》)

    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语境下,普通百姓一直对教育公平充满期待,对不公平的教育现象深恶痛绝。虽说东莞这三所幼儿园是机关幼儿园,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办幼儿园有所区别,但是并不能改变其公办性质。而且三所机关幼儿园的财政预算支出高达2776万元。用纳税人的钱建设的公办幼儿园本该按照学区划分招生,为所有辖区适龄幼儿服务。然而东莞这三家幼儿园仅接收机关单位职工子女与市属公办学校教职工子女。用纳税人的钱兴办的机关幼儿园凭什么成了公务员子女的专利?难道百姓家的孩子就活该忍受教育不公与高价私立幼儿园的盘剥?

    在我看来,机关幼儿园仅接收公务员子女与部分教师子女,实际上是把公众排斥在公共服务之外,对普通百姓子女平等就学权利的践踏,对公共教育资源的侵吞,这不仅影响到普罗大众的朴素感情,也突破了教育公平底线。

    有的人一方面把社会公平挂在嘴边,另一方面又用“专收公务员子女”这样的特权条款示范教育不公,这不是双重人格吗?任何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父母没当公务员不是孩子的过错。百姓家的孩子本来因为出身低微已经输在第一起跑线上,机关幼儿园享受高额财政拨款却只接收公务员子女,让公务员子女凭借父辈身份享受教育特权,岂不是渲染权力世袭,让百姓孩子的竞争起跑线愈来愈远?机关幼儿园专收“官二代”,公务员如此权力自肥,不仅容易让公务员子女产生优越感,也会在平民子弟心里种下社会不公的种子。

    该公平分配的公办幼儿园资源,结果成了专供公务员子女的特权自留地。这恐怕用“权力通吃”来解释比较合适。《圣经》的“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本来已经享有各种公权好处的公务员子女世袭教育特权,正是对这种“损所不足而奉所有余”的“马太效应”的最好注解。

    对此,一方面需要公务员特别是重量级公务员,在子女入学的问题上保持权力节制,自觉维护社会公平底线。另一方面,上级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将机关幼儿园与其它公办幼儿园一样纳入教育部门日常管理范围,督促机关幼儿园修改招生办法,将幼儿园学位悉数对社会开放,避免机关幼儿园成为“官二代幼儿园”,维护政府形象与起点教育公平。

    在特权潜规则一时难以打破的现实语境下,加强制度建设,把包括机关幼儿园在内的公办幼儿园招生程序细节放到阳光下“暴晒”,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也很重要。比如通过官方网站、张榜公布等形式向社会公示幼儿园学位数,自觉接受百姓质询与舆论监督。出现招生特权行为,不仅要问责幼儿园,而且要问责教育部门与相关决策者,让耍特权者有所顾忌,让普通百姓有个盼头。

【责任编辑:霍骋远】

相关新闻

参与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 发表留言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