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热点竞写】唐山市民为11位抗美援朝烈士寻亲

    松柏青青,墓碑座座。这些烈士安葬在墓地多年,而他们的家人却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一头是孤寂,一头是思念。如果能告知烈士的确切安葬地,我想这也许正是烈士的亲人几十年来苦苦寻找的,更是对烈士的英灵和烈士的亲人莫大的安慰。”昨天,唐山的张红琢先生与本报记者取得联系,说他想借助燕赵都市报“三媒一体”的力量,为11位石家庄籍抗美援朝烈士(详见附录)寻找亲人。

    张红琢今年52岁,唐山市路北区张各庄居民。6年来,他已走遍大江南北,只为一个目的——为安葬在全国各地的烈士找到他们的亲人。到目前为止,他已义务为安徽、江西、河南、吉林、山西、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市的190多位烈士找到了家人。去年,张红琢又利用节假日曾远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跑遍了这里的40多个烈士陵园,拍摄了5000多张写有抗美援朝烈士资料的墓碑照片,最终从中整理出11位石家庄籍抗美援朝烈士。

    据唐山老哥张红琢讲,他在寻访中获悉,这些烈士大多是在抗美援朝战场负重伤,或是战争应激反应引发的精神病、结核病、冻伤等,转到后方野战医院医治无效牺牲的,很多抗美援朝烈士的亲属都以为这些家人的埋骨在朝鲜,其实不然,有好多的烈士都安葬在了国内。因而让人遗憾的是,每年清明节,从未有过烈士的亲人能亲身到墓地献花扫墓、祭奠亲人。

    为什么这么多年家人们没能找到烈士的墓地?张红琢还分析说,通过他多年的查找经历看,原因很多。比如:由于方言不同烈士牺牲后善后工作人员的笔误,或同音不同字“行唐”写成“行塘”,“营里”写成“应里”,也有些地方的村名后来发生了更换等,致使家属无法辨别寻找;还有就是烈士遗骨是多年后迁移到烈士陵园的,甚至有的烈士遗骨经过多次迁移,原烈士墓地坟头的木牌或丢失、或损环、或字迹不清等情况。所以他在查阅陵园烈士名单资料、拍摄碑文时,尽量保持资料的原貌,以便核对。

    令张红琢兴奋的是,根据墓碑上的文字记载,他通过当地民政部门查询了各地的“烈士英名录”,竟然找到了9位烈士相关文字记载,这些烈士的墓碑记录与文献资料已基本吻合。目前只剩葬于丹东烈士陵园两位烈士,尚没有核实清楚。一个碑文是“河北省无极县应里村,64军192师575团”。张红琢通过地图地名分析可能是石无极县无极镇营里村。另一个是张济民,碑文是“河北省乐极县五区赵户村,步兵203师608团”。他分析可能是石家庄市无极县大陈镇赵户村。

    眼下,唐山老哥张红琢最大的期望是为这11位烈士找到亲人。

    为了能让埋骨异乡的烈士早日找到亲人,读者朋友们,如果您了解以下11位烈士的相关情况,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669。或直接与张红琢联系,话:0315-2035879;13703257598邮箱13703257598@163.com。(本版图片由张红琢本人提供)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联系方式:18931159383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