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观点2】朱 凯:小学生减负不能只止于"十项新规"

    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一年级新生从“零起点”开展教学,对学生和教师实行随机均衡编班……新学年开学在即,教育部今天发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教育部再出重拳治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8月23日《中国教育报》)

    开学在即,教育部发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在社会引起了热议,有关部门当天就收到上千条意见,许多人对“规定”表示支持和肯定,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一份“规定”真的就能把小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拯救”出来?“减负”这个词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过了这么多年,现实情况又如何呢?作业多、课余时间少、负担重依然是现在小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减负喊了若干年,文件发了千百万,负担并没有减轻反而是越来越重,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减负很难办”的原因到底在有哪些?一是政府方面的责任。众多的人口与相对匮乏的教育资源使得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教育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素质教育推广落后;二是家庭方面的责任。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孩子当作是完成自己未实现梦想的“容器”,不管孩子是否高兴、是否有兴趣,一味的强调只有多学知识才能出人头地,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许多负担;三是学校方面的责任。对老师监管不到位,一些老师教育学生不用心、有私心,本该课上讲的内容,不讲明白,课外开设辅导班,赚取外快。有的老师在班级里过分强调分数,班级内形成以分数论英雄的风气;四是社会方面的责任。一些人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挥金如土报名各种辅导班,导致学生之间、家长之间的过度的竞争,使得许多本可以不学的内容也成了学生们的负担。

    所以说,减负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仅有政府的减负新规和学校的减负规定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全社会倡导以学生健康为本的理念,也需要教师的有效教学、家长解放心态,更需要大力推广素质教育。不改变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不改变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不改变这种过度的“家长式”竞争,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种“减负令”到最后恐怕也会成为一纸空文。

    教育部公开征求意见,经过广大人民的献言献策,相信“规定”一定会变的切实可行。但是,即使这个方案再完美,也只是政府从法规方面来对小学生减负,至于效果如何,谁都不好说。小学生减负不能只止于“十项新规”,要真正为小学生减负,各个主体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各负其责。只有这样,小学生们才能没有负担、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