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观点2】刁 颖:谁为银行的"霸道服务"买单

    据网络报爆料称,广东高州市一老人由于中风无法行动,其儿子代为到农信社取钱,信用社说身份证不对,令其到村镇开证明。证明拿来了,信用社又说要老人亲自来,家属就将病重的老人拉到信用社,可是工作人员还是不给。僵持之下,老人死了。(中国网 10月17日)

    邓家为了取出钱来,先后三次走进银行,补带证明,最后无奈之下把他病重的父亲拉到信用社。然而,老人没能亲眼看见这救命的3万元钱,就遗憾离世了。银行怎能以“有事慢慢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储户呢?这样拖拉做事,简直是在愚弄储户,愚弄他们自己的“上帝”。谁会为银行的这种过分服务买单呢?当然是心有余愤的广大储户。

    这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在服务业也是存在的。在办事路上给老百姓铺设障碍,明明可以一次告知的手续,知而不诉,为难不懂办事规则的百姓,这是服务行业不作为的丑态。对此,老百姓也只是低声呻吟。可是,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不足以警醒他们,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因急于拿到老父亲的救命钱,邓的儿子还是以一种柔和的态度恳请他们,希望能通融一下。然而,和蔼的态度并没有打动强势的信用社工作人员,后居然抛出了更加粗暴的话“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真是不可思议,怎么能用这样的话侮辱病重的老人呢?肯定会令客户伤心。他们连最起码的同情心都没有了吗,人道主义精神又在哪里呢?赋予银行工作人员权利本意是为民服务,不是找民出气。

    当然,银行也有自身的规定,这无可非议。邓的情况属于无密码存折取款,必须本人亲自取,这是为了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规定,储户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理解的是当储户确实有特殊实际困难时,难道就真的不能发扬一下人道主义精神,通融一下吗?银行是合规不合情的做法,意在激起民愤吗?我们不能因为一两个人不作为的行为而影响了整体的形象,损害银行业在老百姓心中的大好形象。

    不作为的思想无处不在,我们在关注政府不作为行为的同时,也应关注银行服务行业的工作态度。银行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办事态度恶劣,必然伤了储户的心,伤了老百姓的心,老百姓不该为银行的过分服务买单,那样将直接影响银行的形象,群众必然十分不满。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