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朱永杰:陈小鲁的苦与痛

   陈毅元帅的三儿子陈小鲁在岳父粟裕大将的故居里,接受了第24次媒体采访,他说只要媒体敢来,他就说;拒绝谁都不好,总要与人为善,道歉之后出现这么大的社会反响,就说明大家对此事有反思的要求。他再次申明,他的正式道歉太迟了,但是为了灵魂的净化,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民族的未来,必须做这样的道歉,没有反思,谈何进步!(11月4日《钱江晚报》)

    陈小鲁之前,已经有人公开道歉了,向文革中曾经伤害的人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和愧疚。这一次,因为是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的道歉一石激起千重浪,私下小范围的公开道歉,变成了举世闻名的文革反思。其实,从他的回忆中,我们知道,47年前,20岁的陈小鲁成为革委会主任,在第一次批判会上,就因为左右不了局面,出现了暴力殴打批斗的事情,随后导致学校党委书记自杀的悲剧,他随即醒悟到,这种不正常是错误的,必须停止。很快,他就退出了“组织”。为了制止悲剧再次发生,他牵头成立了红卫兵纠察队(西纠)。但是,他在总部只待了两天,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此后,他就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离开了北京,到沈阳军区锻炼去了。直到1992年以上校军衔转业,下海经商,在看到了父辈在政治风云中的浮沉之后,在倾听了内心对于做人做事的呼唤后,他才尝试另一种生活,这就是到体制之外,去寻求一个“自由之身”。

    对于文革,陈小鲁认为,1975年批邓以后,他就决心不说违心的话。他要有一个独立的人格,不能像以前一样盲从,一定要独立思考,不断地反思,不断从文革的反面教育中吸取自己的营养。他很强调自己的个性和人格,他觉得党内不少干部就缺乏个性,缺乏人格,就是人云亦云,就是跟着官大的说,人身依附大于信仰和理想。应该如陈云提倡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认真对文革进行反思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从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迄今为止过去了37年,当年经历文革的人今天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笔者出生于1968年,对于文革,记忆模糊,又因为小时候在农村,更是缺乏记忆。如果说还能议论文革,也全是从纸上得来,并没有切身感受。但是,每当遇到老年人,我总是会询问他们的文革记忆。说实话,对文革的反思、反省,我很少听到,仿佛他们都被“赤化”了,没有闭口不谈,也没有刻骨铭心,似乎是年代久远的一种麻木一种遗忘,疼痛早已消失。这一点让我非常吃惊。

    因为,共和国成立近三十年里,也就是“毛时代”的时代,有两件大事不能遗忘。除了十年文革,还有就是1958年到1962年的“自然灾害”,一个是批斗死了许多人,一个是饥饿死了许多人,那些惨痛的记忆直到今天还被许多老年人保留着。如果再过十年二十年,也许等那个时代的老人去世,我们看到的回忆就永远再也不能面对面了,就再也没有珍贵的打捞机会了。

    从陈小鲁身上,我们必须想到,文革中像他一样人就这么稀少吗?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究竟为何沉默呢?一边放卫星一边饿死人,大炼钢铁实现共产主义,这种荒唐的事情,怎么就那么自然而又残酷地发生了呢?如果说目不识丁的农民跟风上,那些“知识分子”、“革命家”怎么也不由自主了呢?……

    一连串问号的背后,不能没有答案。好在我们欣喜地看到,陈小鲁站起来,开始提供答案了;我们更希望,“大跃进”“文革”四五十年后,已经等不及了,需要更多的答案,给我们警示,给我们希望。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