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马长军:县域校长教师流动不是好主意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国家将从5个方面入手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让教育人才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北京晚报》12月4日)

    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大概也就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操纵下,县域之内的校长教师经常来回调动,校长教师不能长期固定在某一所学校工作。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

    且不说某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一直悄悄利用教师调动收受贿赂,很可能把教师交流机制当作拓展财路的机会,单从教师自身的立场看,有几个会赞同这套机制?有关方面设计这种县域教师交流机制时,会不会征求一下广大教师的意见?

    既然说是县域内交流,主管部门很可能会把教师调动到远离自己住家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没准还会把同为教师的夫妻一个东一个西打发了。以目前的情况看,3至5年的时间内,很多地方的县域交通也不大可能发展到像城市公交系统那样,方便教师上班早出晚归,这样很多教师就不得不住在学校,那么这些教师的家庭怎么办?他们的父母和孩子谁来照顾?总不能把全家都搬到学校住吧?何况政府既不打算也没资金给教师们提供这样的条件。真有钱的话,还不如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人才。

    如此“交流”折腾,对基层教师实在不够尊重,又如何能让被“交流”的教师们心甘情愿为教育事业奉献?

    再者,让教育人才从“学校人”变成“系统人”,本质上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决定教师的聘任,仍然剥夺了学校聘请教师的权利。这样可能延续目前的状况,学校明明需要教师,但主管部门就是不给。或者主管部门领导出于某种利益考虑,随便就把一所学校的教师调走了,然后还冠冕堂皇宣称这是执行制度。不能保证学校根据需要聘请教师的权利,一所学校的师资无法得到保证也无法稳定下来,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提高,不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还扯什么义务教育均衡?

    有关方面不去考虑基层教师权益保障问题,更无视很多学校得不到充足的教育资源的事实,却自以为是地要搞县域教师交流,以图均衡义务教育资源,这样的“顶层制度设计”,根本就是缘木求鱼,开错了药方。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实用资讯
热点专题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