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公开批评让查处更有力

    中央纪委日前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其中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因私公款消费,大量饮酒并造成陪酒人员“一死一伤”严重后果,经中央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中央批准,给予付晓光留党察看一年处分,按程序免去其黑龙江省政府亚布力度假区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职务,由副省级降为正局级。(据12月17日人民网)

    记得一个月前,黑龙江省向外通报严肃查处了547起顶风违纪案例,通报424人、调离岗位7人,对一名喝酒致陪酒人死亡的副省级干部,给予留党察看一年、行政降级的处分,在那次通报中,副省长干部付晓光的名字被以“某”字代替,引发网民的普遍质疑,大家一致认为认为,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要光明磊落,一视同仁,不能遮遮掩掩。但在这次通报中,付晓光被点名通报,这在中央纪委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通报中尚属首次。

    从暗到明,使得通报更加公开、更加透明、更有威慑力,也更便于公众监督。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不仅彰显了中央在反腐倡廉、转变作风方面的坚定决心,让敢于顶风违纪的党员 干部在社会上彻底“曝光”,也给那些有贪腐念头、有违纪苗头的党员干部再次敲响警钟,更让那些贪腐官员真正的“胆战心惊”,赶紧收手,向组织交代自己的罪行。

    公开批评、点名通报,是件让群众大快人心的事情。顶风违纪了,当然要严惩,要曝光,要丢丑;用某字代替的通报批评,让一些贪腐官员以为只要不点名,就容易规避监督,不为群众所知,虽受到处分,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失去了惩处的效力。

    此次中央纪委在通报中直接点名的做法,为地方党委政府做出了明确的示范和表态。一方面,“点名通报”真正触动贪腐官员内心,使他们真正受到警示,认识到处罚的不仅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职务,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倘若不能彻底端正思想、及时收住脚步,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另一方面,地方党政机关批评、处理违规违纪官员,不遮遮掩掩,使得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对违规行为的曝光,越公开,监督就越有力,越透明,监督就越有效,也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修复和提高政府公信力,还权于民、取信于民。(波海棠/文)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李瑾】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