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食品安全依然任重而道远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5-26 09:14:02  责任编辑:李瑾

    如果发起一项民意调查,公众对食品方面最为关心的问题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会是“安全”。这一方面源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百姓对自身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源于最近几年来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多多。尤其是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可谓是层出不穷,曝光频繁,大有井喷之势。从食品到药品;从奶粉到食用油;从水产品到畜牧产品,几乎无一遗漏。

    食品安全问题往往是通过媒体首先报道出来的,所以一些食品方面的官员和专家学者指责媒体给食品安全添乱,通过夸大其词的报道让百姓丧失对食品安全信心候,但却不知道如果国内的食品安全没有问题,那么媒体想曝光负面新闻也无从下手。媒体只不过是给了我们一个正视问题的机会,也给了政府和职能部门解决问题的压力而已。

    事实上,全国公众在高密度的食品安全负面新闻中已经陷入一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境地,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可以放心去吃的。而且,消费者出于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考虑,往往是一种产品出了问题,就会对所有的同类产品产生怀疑。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国产奶粉陷入全面的信任危机就是证明。

    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我们可以谴责个别商家没有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昧着良心赚黑心钱,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于问题商家事前缺乏监管,事后缺乏惩戒。以以上这些业已被曝光的问题食品为例,它们能够被曝光,几乎都是依靠消费者以身试毒试出来的,而鲜有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正常的监管所发现。等消费者为问题食品所害,想要讨个说法的时候,才发现这些问题食品不是缺乏行业安全标准,就是从头至尾缺乏监管。

    正是源于事前监管和事后惩戒的缺失,才导致问题食品层出不穷,黑心商家屡教不改。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尽职尽责,在这些问题食品进入百姓餐桌,吃到百姓嘴里之前就能够发现,拦住,它们还会产生这么大的危害吗?还能造成这么恶劣的社会影响吗?如果对查实有问题的商家进行严厉的处罚,让其得不偿失,倾家荡产,还会有那么多人以身试法,一犯再犯吗?

    也许我们应该重新打量国内食品安全的制度建设、行业标准以及法律法规了。缺乏行业安全标准的,应该尽快予以完善;监管制度存在漏洞的,应该马上弥补;法律法规缺失的,则应该加快立法步伐。问题不是一日造成的,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却不能长期拖下去。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计,为了国内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计,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计,我们都应该马上行动,有所作为。

    我们不能否认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在食药安全方面的各种努力和尝试,但是这些举措有些有效,有些却纯粹是昏招。比如2012年的时候,杭州市质检部门组织了一次名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考试,包括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贝因美等在内的在杭知名食品生产企业法人代表陆续走入考场,并且规定,如果两次没有通过,企业就将被暂停核发生产许可证,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停产停工。这样的考试引发了广泛关注。问题是,食品安全是考出来的吗?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举措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对于最近国家将专设食品药品违法侦查局,以加强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力度,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的消息,公众则多数给予了肯定与支持,并对“食药警察”充满了期待。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我们仍旧任重而道远,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与松懈。

    文/苑广阔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