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问灿:燕赵儿女存大爱  “善行河北”遍德风
来源:  2014-08-14 16:05:40  责任编辑:霍骋远

    近年来,燕赵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众多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爱心团体。这些爱心团体常年开展各种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带动了很多人加入到爱心奉献的行列中来,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积聚起社会正能量。近日,记者采访了我省一些爱心团体,倾听他们讲述最难忘的爱心故事。(来源:《河北日报》2014年8月10日)

    提及“善行河北”大型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相信很多河北人都不陌生,有些人甚至耳熟能详,张口便可举出几个感人事例来。的确,这样一项公益性、群众性的活动,从2012年发起之日起,便备受关注,热度不减。目前,已经成为河北大型公益活动的一张名片,一块招牌,传递着无声的召唤,凝聚着无声的力量。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政府的主导和媒体的跟进之外,其实,更多的是依赖人们心口相传的良好口碑,以及心底那份被唤醒的“人性本善”的良知与责任。

    荀子在《劝学》中曾提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善行善举更是如此。从发起捐助女大学生小莹倡议书的爱心带头“大姐”——邯郸市青年扬帆助学协会会长杨冬梅,到为手术后的小莹完成爱心接力的邯郸巡警二大队民警、网友“山海关发哥”等,从帮教服刑人员重新做人、融入社会的海兴县“五老”帮教团团长王淑凤,到创办“元氏爱心社”,帮扶残疾儿童、贫困学子和孤寡老人“90后”女孩耿子怡,从利用业余时间扶危助困的省会学雷锋私家车志愿服务车队队长苏俐,到为二三十个社区特殊家庭实现“微心愿”的沧州博爱人生爱心社负责人董志强。他们的身份不同,社会阶层、个人阅历也不同,但他们的爱心却一如既往,始终如一。他们把献爱心当作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当作了一种持之以恒的事业,从而积少成多,汇聚成一股股温暖燕赵大地的洪流。

    而这,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白,所谓的“善心”不再只是一些“高大上”英雄人物的专利,更多地是来自那些看似平凡却心怀大爱的平常百姓,所谓的“善举”也不再只是一些“轰轰烈烈”的惊天壮举,更多地则是那些不经意间暖人心窝的小事琐事。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势单力薄却也并非力所能及,有些时候虽然我们人微言轻却也足以雪中送炭,只要我们聚在一起,汇成合力,就能够促使一曲曲善歌在燕赵大地上奏响,一次次善行在燕赵热土里涌动,一场场爱心接力燕赵儿女间传递。因此,只要行动起来,“善行河北”就不再只是他/她们的事,不再只是你/你们的事,而是我们共同的事。

    如此,当善行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会发现,身边的好人接连不断的在涌现,身边的好事接连不断的在发生;当善行成为一种风尚,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日俱增;当善行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观,我们会发现,社会上的暴躁戾气越来越消弥,社会上的正能量越来越充盈。而这,正是“善行河北”这样一项大型公益活动的一种目标追求、一种价值导向,同时,也是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艰巨任务、一项不屈使命。

    透过“善行河北”活动所激发出来的一股股正能量,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一颗善心可以打动一片人,一次善举可以带动一拨人,一个爱心团体可以凝聚一群人,一场善行活动可以感染一方人。当爱心成N次方增长,当善行成几何数蔓延,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社会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人民会越来越幸福,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充满真善美的乐章。

    回首往昔,燕赵大地素以多慷慨悲歌之士而名闻天下;展望今朝,燕赵大地必将以多善行善举之人而誉满神州。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