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刘 超:名人吸毒事件不该过度报道
来源:  2014-08-25 14:53:37  责任编辑:贾东亮

    近些天来,有关房姓、柯姓明星吸毒的新闻总是占据各类新闻版面的头条,让人有种不关注都不行的态势。名人吸毒为什么会引起社会如此多的反响,会吸引这么多的眼球让人深思。

    职业不分贵贱。所谓名人,名在从事演艺行业,在群众中间混的脸熟,大可不必当成社会上的头号新闻大书特书。试问,工人吸毒会被媒体大范围转载讨论吗?教师吸毒会被人们不断拷问质疑吗?然而,为了所谓的宣传效应,媒体往往喜欢赋予名人特殊的符号,年轻人的榜样、社会道德的标杆等等不一而足。但是,我们回归理性思维,让名人回归他最原始的行业本质,所谓名人,就应该在他所应该拥有的行业范围内伸展蜷缩,而不是大而化之,成为泛泛的“社会活动家”。

    当名人成了社会上的“普遍价值”时真的好吗?韩国娱乐业很发达,固然能够给经济带来拉动,给人民群众带来欢乐,但是“娱乐至死”的社会氛围也在灌输给青少年错误的价值观。据调查,韩国很多年轻人把当“艺人”成为首选行业,远远排在科学家、军人、医生、政治家之前。演艺界有它的容纳量,不可能让太多人实现梦想,演艺业有它的局限,不可能以一己之力让社会全面发展。当年轻人痴迷于娱乐,渴望成为艺人的时候,有没有人计算过,我们将来会损失多少科学家,损失多少企业家,会给社会整体发展带来多少不均衡?

    当名人吸毒案吸引人们眼球的时候,关于青奥会的报道却显得不那么光彩夺目,年轻人在赛场上拼搏、竞争,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示风采,在赛场外交流各国文化,南京成为全球年轻人展示自我正能量的舞台。我们的媒体、社会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回应和唱响。我们应当如何引导社会的价值观?我们的头版头条应该更多的给予哪类新闻?我们应当给孩子们灌输些什么?这些问题应该让我们深思。

    社会是多元的,价值没有普世一说。但是,我们应当给予年轻人更多的视野,而不是打开新闻尽是娱乐,我们应当给社会上的更多人以关注,无论是农民工还是科学家。因为我们的社会构成元素是多元的,我们应当更多地宣传社会的正能量。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媒体!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