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吴江:排污费“翻倍”‍更亟待明确“治污”责任

来源: 2014-10-16 11:07:47 责任编辑:霍骋远

    9月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到2015年6月底前,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至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2元;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5项主要重金属(铅、汞、铬、镉、类金属砷)污染物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至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4元。现行全国排污费征收依据是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废气排放中每污染当量收费标准为 0.6元,污水每污染当量收费标准为0.7元。调整后的收费标准比原标准高了一倍。(《中国经济周刊》10月14日)

    正如商品的定价要基于成本与供需关系,这些条件变化了,定价自然也要随之调整。排污费标准的制定,当然也并不例外。一方面,排污费首先要能涵盖治污的成本,如果收上来的排污费,连用于治污都还捉襟见肘,如此排污费显然名不副实。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项成本的抬升,治污成本自然也水涨船高,排污费标准的上调,也本在意料之中。而另一方面,排污费同时也应体现对污染行为的惩罚机制,既然是罚,当然不能无关痛痒,排污费标准一定要高于排污者通过排污行为所获得的利益。否则的话,如果交了排污费,仍然有赚头,偏低的排污费标准,并不能逆转排污行为背后的利益驱动,通过排污费遏制排污的制度初衷也必然落空。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从涵盖污染治理的成本,还是将企业排污行为的成本与责任内化,排污费标准的上调,的确不能简单的与漫天要价或行政乱收费混为一谈,更不能因为排污企业的抱怨,便心慈手软。尤其是放在当下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企业经营者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考量,普遍缺乏环境责任与污染治理意识的背景下,排污费标准的提升,将污染物排放内化为经营者无法逃避的成本,这一经济罚则的引入,其实要比任何的苦口婆心的好言相劝来得管用。

    不过,排污费标准上调甚至翻倍,是否就能有效约束排污行为,从而形成良性的污染治理机制,也的确不宜过早乐观。事实上,既然排污费标准是以每污染当量为单位制定,那么,排污费的真正落实,其实有赖于对企业排污当量的准确计量。而现实中,企业所排废气中究竟有多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所排污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几何,假如连这样的基本数据都无从获取,或者难以获得真实数据。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偷排行为难以纳入有效监管,另一方面企业减少排污的努力与投入也难以在排污费中有所体现,由于缺乏量化依据的排污费,被经营者认为不公平,遭遇征收阻力,甚至成为乱收费的由头,更是在所难免。

    此外,排污费的征收,究竟是作为排污罚款,还是交了排污费,便相当于买下了排污权,恐怕同样需要厘清。假如是后者,排污费极有可能成为对污染的买断,而这其实并不符合公共利益与排污费的初衷。

    最后,排污费究竟被如何使用?尽管10年排污费征收逾1700亿元,据说仍与治理成本有缺口,但这并非对排污费去向含糊其辞的理由。每一笔排污费的去向及其用途,治污的效果如何,效益怎样,也更应公开透明。否则的话,排污费成为环保部门创收来源,污染企业反成环保部门“衣食父母”这类荒唐戏,恐怕仍将上演。

    一言以蔽之,排污费“翻倍”当然可以有,但相关监督与量化机制的到位,以及排污费的使用与去向的明晰化,无疑是排污费征收免遭质疑的必要前提。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