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郭红玲:用法治托起“出手”的诚信底气

来源: 2014-11-13 15:54:08 责任编辑:霍骋远

    看到路人迷路或车辆出现故障,力所能及地搭一把手,出一份力,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当我们路遇老人跌倒,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正陷于危急时刻,即使可能存在风险甚至是危险,是否也会勇敢地挺身而出呢?带着这个问题,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并倾听了一些“草根英雄”无畏救人的感人故事。(11月10日《河北日报》)

    遇到困难帮一把,看到跌倒扶起来,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义行善举亦该是人心向善的本能反应,为什么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却变成了稀缺的“优良品德”?当“扶不扶”也成为一道两难的道德选择题时,我们内心深处是否应该反思?当我们在极力追求物质生活之时,是否也该停下来等等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

    固然,把“扶不起”的信任归咎于公民个人道德涵养,从而大力呼提升全民道德建设的良方,未尝不可。但是,“治本”非一日之功,我个人以为,若要鼓励公民“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现实行动,必须用完善的法治才能搭建起公民“出手”的诚信底气。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面对跌倒的老人,面对凶狠的歹徒,如若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做支撑,公民心底多少有些“不敢”的怯懦。只有不断完善法律的救助制度,让“好人好报”成为人人崇尚的社会共识和公民责任的良性循环,才能让更多的人“勇敢”地“出手”。当前,已于2013年10月份启动的中国信用体系建设,无论是国家、社会层面,或是企业、公民层面,都在努力建设全国诚信体系。而实现的基础也需要依靠法律,因为只有法律才能“让守信者一路畅行,让失信者寸步难行”由理想变为现实。否则,只能让守信公民陷入“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巢穴”。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当前社会亦是如此,如若人人拿着道德大棒去打别人,而忽视法治,那么导致社会道德素养的整体沦陷,只有拿起法治的有力武器,才能构建公民“出手”的诚信底气,才能挺起诚信社会发展的中国脊梁。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