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牛品超:赤脚行山地,奔走依赤心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1-07 15:40:42 责任编辑:霍骋远

    40年前,刘向明看着居住在大山深处的乡亲们外出看病难,选择了乡村医生这份职业。40年过去了,刘向明由一名青壮年变成了一位70岁的沧桑老人,尽管容颜已变,但他一直走在免费为乡亲们看病的崎岖山路上。(1月7日,河北新闻网)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行走在大山之间,跋涉于田野之中,一顶草帽、一个药箱、一双赤脚就是对他们形象的全部涵盖,他们扎根乡村、服务基层,在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坚守住悬壶济世的使命,他们也许就像乡间小路上随手即拾的野花,虽然是那么的不起眼,但却装点了乡村医疗事业的明媚春天……

    没有富足的生活,却有满足的欣慰;没有注视的目光,却有乡亲的认同;没有现实的回赠,却有执拗的信念,一双赤脚走遍了田间地头的每个角落,一剂药方点亮了贫寒窘迫的万家灯火,一片赤心赋予了奔走忙碌的无穷力量。在笔者眼中他们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可敬,奔波时不知疲惫,奉献时不图回报,坚守时忘记得失,看似平凡的一生诉说了不平凡的故事,健康的价值追求和无私的舍己情怀值得全社会肃然起敬、以身效仿。

    前几日,一则女子给孕妇让座后因其未致谢而将座位要回的新闻引来了公众的讨论,行善究竟该不该索要回报的话题被推上了舆论高峰,的确知恩图报的传统理应是受益者的行事准则,然而以有所回馈为前提的奉献未免脱离积德行善的初衷,更是对“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精神的一种背离,哪怕行善者要求的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相比之下,不追逐形式上现实回馈,只满足于精神上情感互动的村医精神显得更加纯粹、更加脱离功利色彩,在他面前一切关于行善该不该索要回报的争辩都当休矣。

    村医是无名的英雄,我们是不能让英雄流汗又流泪的,在此,笔者呼吁全社会关注村医群体,在改善福利待遇、医疗条件、交通设施上给予政策倾斜,消除后顾之忧以便让他们在为乡亲们服务的路上走的更远,更安心。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