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扶”,道德法治天平向善而公正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09-22 16:03:51 责任编辑:霍骋远

    9月8日起,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历经一波三折。9月21日,人民网安徽频道从淮南警方获悉,经警方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9月21日 人民网)

    从女大学生发微博称“扶老太被讹寻证人”,到双方各执一词,并分别有证人证明“撞人”和“非撞人”,到21日,淮南警方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老人是小袁所撞。整个事件充满悬念,并最终给出了一个明确结论。

    这起事件,舆论也是一波三折,开始时众多网友提出要严惩讹人者,后来人们又对撞人而充当好人的扶人行为表示谴责。

    关于“撞人”、“扶人”、“讹人”的话题已经讨论很长一段时间了。是不是“撞人”事件,会影响事件的定性,撞了人再去扶人,是对事件后果的应尽职责;撞了人逃逸,那就更要受到人们的谴责。不是“撞人”事件,而是主动“扶人”,那是做好人好事,理应大力提倡和弘扬这种爱心精神;虽然没“撞人”,也不去“扶人”,是一种冷漠态度,这其中可能有怕被讹诈的担忧,但“扶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所提倡的,见人倒地而不去扶起来,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

    “讹人”也有主动和“被动”之说,特别是老人跌倒,有的是因为当时迷糊而错误的指认对方,这个情有可原,把事情说开就会皆大欢喜;有的则带有“碰瓷”性质,这样的就要毫不客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

    说了这么多,“扶人”有出于好心和被动担责的情况,“讹人”也有不知情和故意讹人的情况。就某一具体事件来说,可能是“撞人”的错,也可能是“扶人”的错,还可能是“讹人”的错,甚至本来谁都没有错,只是一场误会。不过,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撞了人之后扶人”,就把“扶人”的人都看成坏人;也不能因为有过“讹人”事件,就不再提倡“扶人”。

    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有些东西“扶得起”也“讹不垮”,道德和法治的天平一直都是向善而公正的。(唐晓慧)

相关新闻

“扶不扶”不能依赖好心人举证

2015-09-21 10:21:53

传统美德需要弘扬,扶老人善行更需要积极倡导,越来越多“扶起老人反被讹”事件的发生,已经严重灼伤了我们的社会道德。

遵化微电影《考试》上线三天点击超十万 聚焦“扶不扶”

2015-09-14 08:26:04

近日,一部名为《考试》的公益微电影受到网民热烈称赞。该影片时长9分46秒,讲述了小学生宋小爱在奔赴考场途中,扶起一位素不相识老奶奶的故事。

扶不扶到底用不用想清楚

2015-09-11 15:53:26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毫无疑问。曾几何时,扶倒地老人,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等等,这些本应该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这些有了困难的老人,可现在不是“袖手旁观”,就是先拍照后扶起,有的还把警察叫来帮忙,生怕摊上事。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