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不该是“地头蛇”能吃的“唐僧肉”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5-10-08 10:40:39 责任编辑:霍骋远

    5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陵路92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网友肖先生在微博上称“点菜时就问清楚虾是不是38元一份,老板说是,结账时居然告诉我们38元一只”。朱先生也有相同遭遇,一盘大虾1520元,加上其他菜的消费,共计2175元。(北京青年报 10月6日)

    被黑店宰了,游客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报警,希望借助官方的力量维护个人利益。结果,在警方、物价和工商部门之间,游客成了被踢来踢去的皮球。报警后,大排档拿棍子威胁游客,并打电话叫人增援,说游客要吃“霸王餐”。最后,派出所协调的结果是,游客“先把钱给人家”。

    在舆论的高度关注下,当地物价和工商部门快速处理此事,一是责令大排档退还非法所得,并按照涉嫌价格欺诈、违反明码标价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立案查处。同时,官方也承认宰客行为屡禁不止,因此要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并利用信用平台自曝家丑。否则,就真像网友戏谑的那样,要是允许按粒卖米饭和鱼子酱,马云也能吃穷了。

    最新消息是,这家号称“善德”的海鲜大排挡把招牌拆了,他们会为自己的猖獗付出巨大代价。只是,处理恐难到此为止,民众会用脚投票,让其门可罗雀,再“变脸”也会被市场淘汰。同时,官方执法的缺点也暴露无遗,在依法把宰人老板赶出相关行业之后,还必须自我解剖,亡羊补牢。

    其实,只要出门在外,就会遇到类似的宰人陷阱。除了最显而易见的旅游景区,还有飞机场、汽车站、火车站,外地人再小心谨慎也会防不胜防,“平价”的饵“天价”的钩,甚至形成了“产业链”。这次,在青岛被宰的游客,也都是到此一游的外地人。如今,旅游、上学、打工等导致人口流动,走出家门的人们随时都会成为外地人,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面对各种骗局和欺诈。这也是大家声援被宰游客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你我随时可能遭遇和他们相似的“鸿门宴”。

    外地人被当成予取予求的“唐僧肉”,直接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让他们很难躲避这些本地人能敬而远之的陷阱。而且,维权时也要付出更多的经济、时间和安全成本,自己并非“强龙”,在“地头蛇”面前只能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简言之,外地人流动性强这一特点,让责任部门的监管也不容易到位,“地头蛇”看准了这一片灰色区域,或仗着本地人熟络的优势,或组成团伙抢江湖地盘,或与官方勾结获得保护,在“势力范围”内自定规则自己说了算,所以才会出现38元1只的大虾。法律并非没有覆盖这些地方,可游客用法律说话,难敌他们用拳头说话,法律没能展现自己公平正义的肌肉。

    天价大虾的出现,工商物价等部门的执法者同样难辞其咎,他们没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大排档陷阱,让外地人在旅游时面临巨大的风险。各地为了维护地方形象,多倾向于把此类事件当成个例处理,被当成典型的自认倒霉,漏网之鱼则继续为非作歹,这无异于变相的鼓励。所以,处理完大排档,当地政府部门应该为自己把脉治病,让熟人规则、江湖习惯这些实用手段远离执法者,才能用法律保护好“唐僧肉”的安全。当外地人和本地人的维权成本相差无几时,“地头蛇”也就不敢用陷阱把他们筛选出来雁过拔毛了。否则,坑完外地人,连累本地人,“地头蛇”转战他方,受损的除了民众利益,还有政府的治理能力。(赵红信)

相关新闻

“天价虾事件”,谁在见宰不救?

2015-10-08 09:46:43

真要洗心革面,让“天价虾事件”有个令人心安的结尾,唯有做好两件事:一是依法追究店家责任;二是严惩“见宰不救”的一众职能部门当事人。于后者来说,更显诚意,更安人心。

“天价大虾”大排档曾被多次举报 媒体报道后才遭重罚

2015-10-07 23:40:57

今年的国庆长假,青岛“天价虾”事件具有一定标本意义,让“宰客”成为人们痛心的一个关键词。《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旅游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游客满意度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青岛“天价虾”续:退还非法所得 罚5000元

2015-10-06 18:35:36

中共青岛市市北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今天上午通报了被媒体曝光的“大排档天价虾”事件处理结果,责令店家其退还非法所得,并按照涉嫌价格欺诈、违反明码标价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依法进行立案查处。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昨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陵路92号的“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

天价水费!承德一居民家单月水费竟高达2.7万

2015-09-22 10:12:36

“供水设施的维修不归物业部门负责,水费由自来水公司直接收取,业主各户水表以外的供水管道和设施也归自来水公司负责。”该负责人表示,按照物权法的规定,供水企业只负责水表以外管线的维护,发生漏水的管道不在供水企业的维护范围内,产权应该归业主所有。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