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从“包子雷”看“假课文”

2017-03-21 16:49:39 来源:河北新闻网

3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网上说孩子用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是错误的,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北京市海淀区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老胡气愤地说。近日,一篇名为《校长怒了!还有多少假课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的帖子在网上广泛流传,老胡所在的家长群一下热闹了起来。

“抗日神剧和伪历史剧是我坚决不会碰触的题材,因为这牵扯到正确的历史观的问题。”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陈道明如是说。打量荧屏上的影视剧作,不难找到这番话的现实对应——枪打飞机、裤裆藏雷、手撕鬼子、包子炸雷……3月14日《中国青年报》

用“包子雷”不妨可以照照“假课文”里的假,如果说“包子雷”是真的,那就当然可以容许爱迪生故事的虚构和想象。然而,“包子雷”如今被拿出来批评,并且在两会上被较真,其中原因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如果让这种虚构和想象泛滥下去,抗日就成了一段“包子雷史”“裤裆藏雷史”“手撕鬼子史”,以这样的戏说去解析历史,历史就是一个大染缸,一个小丑脸谱,一个花里胡哨万花筒。后人若想跳进去追寻点儿历史的真实,只能被误导为一缸浆糊。

“想象和虚构”不是文学造假的理由。林黛玉不能用手机,贾宝玉不能玩宝马,当然也绝不能容许衣帽服饰玩穿越。之所以《红楼梦》是可以用来当药典、民俗学来看的,正在于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自始至终较真到底。曹雪芹可以虚构,但绝不脱离史实与事实基础之上的虚构。同样,《红楼梦》中的大多数人物和细节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经历,而非凭空想象。而当到了明显的想象空间之时,读者也绝不会被误导到虚实不分,天界与人间不分的地步,此为文学想象。

而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则不一样,此类虚构与“包子雷”同理。“包子雷”说好听了是戏说,说不好听了是背叛先烈祖宗。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至为惨烈的战争,中国人靠血肉之躯铸就了抗日胜利的丰碑。假如“包子雷”是事实,抗日战争就只是一场游戏。而连爱迪生有没有救妈妈的史实都不去考证,连用什么方法救了妈妈也不去较真,教材岂不也成了“包子雷”?

“语文不是历史”,但教育本身就是历史,就如同电影电视传播本身就是历史一样。教育应当对学生负责,电影应当对价值观传播负责,否则一切都成了戏说,还有什么不可以伪历史的?(李振忠)

责任编辑:贾东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