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曹瑞晓:“抓阄”定贫困户违背政策初衷

2018-09-11 09:42:5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水坡镇横堤村村干部在确定贫困户时竟采取抓阄,这种看似公平实则伤害群众利益的做法要坚决纠正……”近日,在河南省尉氏县纪委监委召开的整治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题会上,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通报了近期查处的扶贫领域不担当、乱作为的典型案例。(9月9日人民网)

一些地方农村贫困户比较多,扶贫资源“僧多粥少”。为体现公平,就“抓阄扶贫”,这种看似公平的方式,实则伤害了群众的利益,如此扶贫态度、工作方法实属“瞎子摸象”,不要说找不准“穷根”,就连最起码的“精准识别”都没做到!确定扶贫对象不是碰运气,怎能抓到谁算谁?“抓阄扶贫”是变相的“撒胡椒面”,谈不上公平,更谈不上精准。

“抓阄”定贫困户是“偷懒”的精准扶贫,官员“懒政”和“走过场”行为成为扶贫工作开展的内部阻力。“抓阄扶贫”,让富人戴帽、穷人落榜,把有限的资金去做“盆景”,对贫困户帮扶仍然停留在“柴米油盐”的慰问上……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风,不仅伤了民心,更让扶贫政策陷入尴尬。另外由于“抓阄扶贫”,滋长了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甚至手握丰富资源还要等着“被扶贫”。这样的扶贫“花架子”正是扶贫形式主义,在实打实、硬碰硬的扶贫一线,扶贫政绩来不得半点虚的。

扶贫工作的关键在于两个精准,一是确定对象要精准,二是扶贫措施要精准。“抓阄扶贫”违背了扶贫的政策初衷,扶贫的基本要义在于怎样帮助贫困群众走出一条致富之道,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上级的任务,这样的“假扶贫”才是真问题。

类似“抓阄扶贫”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的地方搞“大水漫灌”,导致“失准脱靶”;有的地方仍停留在“数据脱贫”的形式主义;有的地方“闭门造车”,搞“流水作业”,填写致贫原因千篇一律、应付交差。扶贫任务没有落实到部门、到人头,还没完成帮扶任务就“鸣金收兵”,精准扶贫要落地,“纸上谈兵”伤不起!“对“走形式”搞“变通”,做“花架子”写“表面文章”的“假扶贫”现象必须“真问责”。

“抓阄扶贫”应当作为各地扶贫的“反面教材”,要让老百姓能够真实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关怀温暖。扶贫干部应力戒形式主义,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在实处,对那些“抓阄”式定扶贫户的懒政,应当当头棒喝!总之,脱贫攻坚应当是看得见的工程,绝对不能用表格、图片甚至抓阄来代替。

扶贫需要久久为功,需要政策持续发力,对一些干部走形式、耍花样扶贫,只是象征式的形式主义,光动嘴、不实干,必须真问责。厘清扶贫账,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把精准扶贫的凯歌唱响。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