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安星予:“少儿编程班”岂可成为“拼娃新阵地”?

2019-03-15 16:54: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不懂编程就是新文盲、不会代码就丧失了生存能力……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家长们的“科技焦虑感”与日俱增。带着“不让孩子输在人工智能起跑线上”的宏愿,一个个少儿编程班变得火爆起来,继奥数热之后,成为孩子课外培训课程表里又一新事物。(中国新闻网 3月14日)

近年来,随着各地“减负令”的陆续出台,曾经擅于“加码”、“加压”的中小学教育模式逐渐退出了大众视野。然而,虽然下课早了、作业少了、考试活了、能力高了,但是“中国家长式”教育忧虑并没有随之消减,反而愈演愈烈。

前人“奥数班”的暗香疏影还未随风而逝,这“编程班”的热潮又如井喷式爆发,许多父母一致认为,这是锻炼孩子思维能力的新办法,且怀揣着“别的孩子都在学,我的孩子也绝不能落后”的想法,将自家“少年郎”送入“代码世界”;而对于青少年来说,除了大部分“身不由己”的原因以外,也有不少孩子寄托于“一项编程特长或许能成为自己冲入名校的砝码”的侥幸心理,码田一入深似海,从此童年是路人。

然而,姑且不论此类编程培训班对于提高孩子逻辑思维、挖掘“技术天赋”是否真有裨益,这种盲从偏执焦虑的“起跑线思维”所折射出的现实问题,才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综合研判的关键所在。

据调查了解,所谓的“少儿编程”和专业的代码编程南辕北辙,并非是专业技能培训,操作也十分简单容易。拿动画设计来说,基本是由老师演示拆分任务、学生根据提示拖拽模块就能完成一个动画效果,这和严格意义上的代码编程差别巨大,完全是“乐趣大于专业”。再者,“编程班”的实际意义其实有三,一是填补家长们“盼子成龙”的恐慌感,二是对应部分地区的升学政策,提供“速成培训”,三是顺应市场经济,谋取商业价值。此三点,无论从哪一方面作深入的具体分析,都无法将“编程班”和孩子们的美好未来相联系,二者间更不存在直接的或是潜在的因果关系。

家长们何故一头栽进这场伪“代码狂欢”之中,趋之若鹜无法自拔呢?从根源上看,这依旧是“起跑线思维”在暗中作祟。从最开始的拼家境拼才艺拼颜值,到现在的拼奥数拼编程,这种“人家孩子有的我娃也要有”、“任何一方面只能超前不能掉队”的想法,才是家长们不惜“一掷千金”将“编程培训班”变为“拼娃”新阵地的根本原因。

对于青少年个人而言,所有的外在附加值或许可以成为其“加分项”,但绝不是唯一的“得分项”。未来,真正使孩子们能够立足于社会、根基深稳健康发展的,是独立自信的人格、美好的品行和成熟稳健的个人能力;此外,不必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来定义孩子,况且通往“成功”的道路也绝非一条,但无论是路选哪方,实现自我也只有“途径”可循没有“捷径”可走。因此,无论是家长们还是青少年,都须谨记:最好的“拼娃神器”是良好、完整、健康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非那一个个销金败玉、束缚童年的“培训班”。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