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要下好“绣花功”

2019-04-22 18:07:0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花费64个月的时间,一针一线绣出22米长的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完成这一壮举的竟是涉县税务局的一名退休职工张计魁。谈到这些年的收获,张计魁说,除了作品外,收获最大的就是心境好了。绣十字绣必须心情宁静,全神贯注,“绣花其实是老年人修身养性的一个好好办法。”(4月22日《燕赵都市报》)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创作,为市井风俗画作品,生动地再现了北宋开封城市生活的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其产生的文化效应已经远远超越了绘画艺术领域,不仅引发了模仿热,推动市肆风俗画发展,还成为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张计魁花费近万元,利用5年多时间完成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彰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钟爱和储存,不仅仅使其老有所乐、修身养性,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值得称道和点赞。

我们都知道,绣花是慢工、是细活,需要细心、耐心和用心,其功夫成于细、贵在精。张计魁完成《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并非简单的事,仅绣布就长达22米,绣线87种479包,绣法图谱405页,而且行行色色的人物都不到半厘米高,既要绣分出眉眼和神情,还要绣出不同颜色的服装,钩线时须一点点拐弯,有时候绣一天也绣不了一厘米。正是下足了“绣花功”,这幅长达22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作品才得以完美呈现。

实际上,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只有找准对象、明确目标,用细致的工作和精准的手段,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到位、做出成效。就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而言,尤其要下足“绣花功”,谁也不能一针下去就绣出一片“锦绣河山”,必须“按图作业”,不可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要扎实细致,落细、落实。唯有如此,才能像张计魁一样以十字绣特有的方式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不是唯古是尊,而是沉淀在每一位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但在现代各种艺术形式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文化被人们冷落,甚至许多人被“快餐式”的综艺节目牵着走。如果传统文化只剩下空洞乏味的符号,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市场,更失去了让传统文化持续生长的内生动力。为此,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必须下足“绣花功”,创新方式方法,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生命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刘凤敏)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