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莫让暗访沦为“精致的形式主义”

2019-05-29 19:51: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暗访是发现基层真问题、督促问题真解决的有效手段和途径。然而,当下,部分基层暗访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甚至存在假暗访行为,某些暗访走样变成不访或明察。在一些地方的暗访工作中,“命令紧,执行松,有的在望风”的现象不时发生。

所谓暗访,即暗中调查寻求有效信息,是在不告知时间、地点、人员的前提下突击访查,其目的是去伪存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从一些地方暗访的方式看,完全沦为了“精致的形式主义”。“检查”未动,“招呼”先行,成为了约定俗成的“潜规则”,经常是暗访工作组未到,暗访的风声已经放出,变成了“明访”。检查组走哪些地方,看什么方面,和哪些对象谈话都早已“精心安排”,甚至谈话对象要说什么话,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还会事先“现场演练”。如此一来,看到的多是工作中的亮点,听到的是取得的成绩,双方皆大欢喜。

“双簧式”的暗访调查出来的结果符合实际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形式主义的暗访雷声大、雨点小,既不能伤筋动骨,又不能触及灵魂,根本“访”不出任何问题,反而想看的看不到,想听的听不见,换来的只会是无价值不真实的信息,最终沦为“中看不中用”的走过场,达不到推动工作的目的。这既违背了“暗访”的初衷,更助长了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

“暗访”绝不是为了抓谁的“小辫子”,而是要通过暗访转变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真正的暗访,就无须“暗示”,就该搞得低调一些、隐蔽一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使得被暗访的单位别无选择,很难“临时抱佛脚”,掩盖漏洞,藏匿污点。只有检查考核者离“真实”近了,被检查考核者的大话、假话少了,才有利于了解实情,掌握主动权,才能让那些违规者防不胜防,让那些侥幸者对制度心生忌惮,这样的暗访才有真正的意义。(秦风)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