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刘明月:“博士村”逆袭,是教育扶贫鲜活样本

2019-08-08 18:24:3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河南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陶桥村的农村女孩陶千喜接到大学通知书后欣喜不已,她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村子培养出来的第238位大学生。陶桥村是一个只有231户、991人的小村庄,却先后走出了200多名大学生,其中博士13名,硕士21名,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漯河日报》8月6日)

穷是贫困的根本,但是经济上的穷还可以通过“输血式”扶贫改变,如果“思想穷”,在扶贫上只想“等靠要”,那么,就难以真正地斩断穷根,甚至会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显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道路上的“硬骨头”。

而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辍学打工结婚生子似乎成为了他们固定的人生轨迹,当这样的方式成为一种习惯,就会连他们最初改变命运的信念都被磨灭,也会让他们再也难以真正地“站起来”,甚至成为扶贫的一员,阻碍整个乡村振兴的步伐。

知识改变命运,梦想成就未来。一个人需要知识去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自己重新去审视自己,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然后在埋头于知识的海洋之中,在汲取知识力量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穷乡村”到“博士村”,这一步之遥,其实是无数步的努力才能够达到的,教育为这些贫困的孩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走出乡村,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去打破他们思维的局限,让他们成为了“寒门娇子”,也成为了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自己人生转变的“样本”,更是教育扶贫中的“活教材”。

教育扶贫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去”,更希望这些人才能够带上对家乡的感恩之情反哺家乡,通过实现他们才智的方式,让家乡旧貌换新颜,实现城乡的完美接轨,让群众不断转变观念,过上幸福的生活。

“博士村”是教育扶贫的一面镜子,一个范本,为更好地推进扶贫工作做好了表率,希望更多这样的“逆袭”,激发扶贫的内生动力,才能加快扶贫攻坚整个工作的进程。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