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堂吉伟德:挽留“读书农民工”体现一座城市的包容

2020-06-30 22:18:4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6月25日正值端午节,一位农民工在广东东莞图书馆的留言网络刷屏。令人感动的是,当天,东莞用自己的真诚挽留了这位爱读书的农民工。东莞人社局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带领吴桂春去与企业对接。最终,他通过了东莞市光大物业管理公司的面试,将在距东莞图书馆不远的一小区里从事绿化养护工作。(6月27日《工人日报》)

农民工吴桂春在东莞图书馆的的留言,感动了很多人,也温暖了一座城市。作为一个外来务工人员,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读书学习上,让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也凭借艰难生活中拥有的这份精神坚守,赢得社会的尊重。在外务工的农民工很多,但真正能够沉下心来读一点书,还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用另一种方式注解了“诗与远方”。

留言充满着不舍与眷念,但更多还是给人以无限的温暖。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中的乐趣,只有置身其间者才会有真切的体验。在东莞务工,与这座城市相识相知,早已成为诸多外来人员的寻梦之处。以一个平凡的外地人,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努力,培养孩子到研究生毕业,实现了自己未能实现的求学深造梦想,于一个最普通的打工者来说,吴桂春无疑迎来了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这样的温暖令人无比动容,也弥足珍视,从辗转过多个城市到最终落脚于东莞,“有书可读”注定是最关键和核心的要素之一。一座城市要让人产生依附与依赖,就必须给予其精神追求上的富足。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让每个有阅读需求的人,无论身份的尊卑、职业的好坏、地位的高低,都能在此获得公平的对待与人性的接纳,这既是一所图书馆应有的情怀,也是一座城市应有的内涵。

除此,还应有更为宽容的气氛和更公平的环境,才能让人产生“它乡即故乡”“此处即归宿”的认同感。这是一座城市最具魅力之处,也理当成为矢志追求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城市的主人,都能获得公正而平等的待遇,都能在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境界所在。

细节决定成败。农民工在图书馆留言走红,感动了无数人,当地相关机构迅速作出反应,帮助他重新找到工作,可以继续延续看书的美好日子,让这一段“你温暖了我,我感动了你”的佳话得已延续,东莞也由此为自己刷了一次屏。但由此也带来了更多的启示与反思,让公众对城市服务与内涵有了更高的标准,即一座城市最独特的魅力在于包容,善待每一个生于此、长于此、居于此和劳作于此的人,让他们获得相对公平的对待,个人偏好有释放的空间,个人的梦想有实现的场所。

有人说,是否体现一座城市的包容,就看他们如何对待外来人员。无论是在窗明几净办公室上班,下班后优雅开着车回家的公司高管,还是在工地上挥汗如雨,下班后满身汗味坐地铁回家的农民工,他们都能在城市穿行中,收到满含笑意与真诚的目光,都能在公共服务过程中获得同等的对待。没有非议,没有歧视,更没有排斥,真正因为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使自己能够成为城市的主人。于个人而言,所有的汗水与奉献都将值得,城市面貌的改变和发展,都有属于每个人的那一份。为自己的城市而努力,还是为别人作嫁衣裳,这是包容与否,接纳与否的终极区别。

也正是如此,我们才常常为“农民工坐地铁被歧视”而耿耿于怀,也会为把农民工称之为“新产业工人、新型合同工人、新市民”而心存感念。每个人都是公平而独立的个体,都应当也理应获得相对公平的权利,拥有不受歧视和身份限制的自由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爱读书的吴桂春是幸运的,也让人有理由相信,更多的“吴桂春”们也能获得这样的幸运。当然,也正是城市有了包容和情感,才会产生“用心灵感动心灵”“用温暖传递温暖”的情感共鸣和价值传导。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