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兴冀之声>>

筑造“家门口银行”携手奔小康

2020-09-17 17:12: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5年前,黄月香的心脏查出问题,每月光吃药就得花费六七百元。丈夫为了照顾她,无法外出打工。家里只有3亩农田,收入微薄,再加上小女儿上学等开支,家里经济状况急转直下。今天,家里的收入与日俱增,经济状况蒸蒸日上每年能得到储备林项目分红1200元,至今已是第4年了。她乐呵呵地打比方说:“树一天天长大,就像家门口的‘银行’,收益源源不断。”

黄月香的家门口“银行”,是一个生动的比喻,指的是储备林生态扶贫模式。该项目每年收益分红近800万元,6929名贫困户实现收益全覆盖,然后根据贫困程度不同,分别给予每户每年200元至1200元不等的分红。而且,还能给贫困户打造更多的林下挣钱机会,“一年四季,只要想挣钱,林子里有的是活儿。”这个“银行”激发贫困户劳动致富积极性,让贫困户有干头,有盼头,快乐奔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战,引领群众致富是关键,帮助建设起家门口的“银行”则是这则典型事例的保证。国家给建档立卡户通过发放补贴,实现生活兜底,这是“政策银行”; 土地流转,流转分红有收入,外出打工有收入,扶贫岗位有收入,让贫困群众挣钱有平台,这是“岗位银行”。这两个银行,兜底、护航,让贫困户不返贫,有保障。国家储备林项目,则是“产业银行”,调动起贫困群众致富的积极性,再齐心协力奔小康。

这里的关键是“家门口”,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研究好自身,发现特色优势,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二是主动出手,寻求外援和项目,让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外边的资金优势深度融合,从而筑造起群众身边的强大“银行”。比如这个储备林项目,就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丰收”和政府要绿、企业得利、群众受益“三共赢”。这样的“银行”必然行稳致远,久久为功,助力贫困群众走上高质量小康路。

把建设群众身边的“银行”作为一个长效工程,发展下去,壮大出去,成为地方品牌,为群众培育出更多的“聚宝盆”、“摇钱树”,群众高质量小康路上,就多了“活力源泉”。(李爱胜)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