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常态化“食育”,疗效优于“下猛药”

2020-10-12 09:49: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日,个别地方和学校出现了要求学生“背诵餐歌打卡”、“浪费一粒米做一道选择题”等做法,引发舆论热议。10日,教育部官网发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提示:制止校园餐饮浪费防止走偏》,要求各地各校力戒消极应付心态,狠刹形式主义歪风,确保制止校园餐饮浪费工作不走偏、不走样。

近些年来,让人看了“触目惊心”的校园餐饮浪费现象频频出现在新闻上,在政府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下,个别学校为应付省事,制定了一些制度来规范学生行为,但不仅没有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反而在校园内形成了一种“闹着玩”的不正之风。长此以往,校园餐饮浪费现象何时能止,在不合理的制度下出现的“暂时节约”又能维持到何时?

“浪费一粒米,做一道选择题”的校园规定,在本质上就没把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体现出来。真正的“食育”,就是要让学生清楚明白食物背后的价值。而类似“做一道选择题”惩罚的背后,对学生来说只是不痛不痒的游戏罢了,做对做错无所谓,题目不用看随意勾选就是,一分钟的“付出”就可以换来小半碗米饭的浪费,惩戒作用如何体现?

结合各地各校实际,安排专门的“文明就餐监督员”就是一个好的方法,便于建立起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文明就餐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针对严重浪费的同学,让他们成为监督员一起为文明用餐出力,是一个比做题更好操作的办法。

同时,把食堂菜品的“色香味”放在“营养健康”前面也是一大有效举措,先让学生爱上吃饭、按需打饭,这样食物浪费现象将大幅减少。以安徽阜阳杨楼孜中心小学学生倒营养餐溢出垃圾桶为例,打着“营养餐”旗号的面条实际口味难吃,孩子们不爱吃,这样的饭菜又如何鼓励学生节约呢?

发挥校园“学知识、讲道理”的知识殿堂作用,通过“食育”让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校园节约文化建设、传播节约粮食观念、实地体验粮食种植过程等,用观念改变引领行为改变;鼓励倡导教师以身作则、树立示范作用,师生同吃一顿饭,每次都能做到不浪费;建立家校共育的机制,让节约习惯伴随学生成长。

校园餐饮浪费,一定程度上是家庭教育失职的体现,要引导家校携手联动,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在多方合力下,一起解决食物浪费难题。(肖鸿)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