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莫让“我不会”沦为奋发有为“挡箭牌”

2021-01-26 15:33:5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是党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然而,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基层一些机关和单位中存在一批“我不会”干部:他们不仅不以避事为耻,反而常将“不会”挂在嘴边,理直气壮推诿卸责。(新华网)

日常工作中,经常领导安排工作话音还未落地,“我不会”便脱口而出,成为了不少干部的借口。或许真不会,或许不愿会,总之拒绝推进工作、带头攻坚。如若他人追问“不会可以学”,则再以“学不会”怼得人哑口无言,没有任何反击的余地。

“我不会”,看似很简单的话语,表面上看是干部对学习的不重视、不自觉,实际上背后折射出的对事业的不进取、不努力,对工作的不负责、不担当,是典型的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当那些“会”的人忙得不可开交时,这些“不会”的人却无比悠闲,这种“能者多劳”沦为“鞭打快牛”式的用人管理,最终将导致工作“忙闲不均”的结构性错位。

能者多劳 ,不等于能者优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鞭打快牛”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能干者,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常常会被派到更苦、更累的岗位上去“兼职历练”;善写者,不论分管多少业务,总有各类调研报告、汇报总结、情况报告、座谈交流、先进事迹等材料亟待“精心烹制”。这种看起来是重用能者,锤炼强者,实际上是挫伤“快牛”积极性,纵容“慢牛”不思进取的惰性。

时常将“我不会”奉为“口头禅”,看似对工作没有造成恶劣影响,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长时间的不作为、慢作为甚至懒作为,犹如慢性病一样,对党员干部思想的侵蚀是一点一滴、逐步渗透的。比如,一些干部年纪到点没了提拔机会,就过起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佛系生活;还有一些干部将“干得越多,错得也越多,‘不会干’的反而不会犯错”的错误理论奉为圭臬。

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倘若,单位领导只是倚重一、两位能力强、效率高的实干者,事无巨细,扬鞭劲催,实非贤明之举。毕竟,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厦”也不是一、两个“英雄”能独立支撑起来的。与此同时,还会无形之中由单位领导一手制造出“干的干,看的看,看的还给干的提意见”的不良局面。

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没有人生来就是天才,不过是努力造就的“与众不同”。以“我不会”为借口,一直呆在舒适圈内,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只有以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精神践行“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要求,切实体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最佳状态,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党、无愧于民。(范宇)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