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廖卫芳:“家长群”不是一个“筐”,别什么都往里装

2021-11-10 10:19: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我家两个孩子一共有7个家长群,每天都有不同的通知,这种依赖于家长辅助带班的行为,既弱化了孩子的能力,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什么时候能给家长群也‘减减负’?”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陈女士向《工人日报》记者反映,自己每天都要拿出精力处理班级群事务,稍有延误或是遗漏,还会被老师在群内@或者私聊。(11月10日《工人日报》)

眼下,随着手机微信功能的上线,建微信群成了一种潮流,也成了一种便捷。通过建微信群,不但方便联系,而且也提高效率。而学校也不例外,建立“家长群”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在微信群里建立“家长群”不但能方便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而且也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可以说,“家长群”已成为不少学校与家长沟通交流的一个主要载体。

但据了解,目前有不少学校把“家长群”当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是吗?有的学校每个班级有多个大大小小的微信群,诸如班级大群、专项学习群、小组群、家长群等等。而且,群内消息“铺天盖地”,统一着装、作业完成情况通报、考试情况通报、每日作业、答题接龙等一应俱全。加之,一些老师还把“家长群”当成了“布置群”,包括作业布置、学习打卡、缴费通知等,都往家长群里布置。有的甚至把本该是教师的教育责任也通过“家长群”转嫁给了家长。许多家长碍于学校和老师的情面,不得不硬着头皮“应付”。许多家长直言“受不了”“负担重”。

众所周知,学校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延伸教学的初衷是好的,但凡事都应“有度”。一旦“过度”,势必适得其反。学校通过“家长群”转移教育责任,让家长“代行”“担责”,这不但会弱化了学校的作用,而且也会混淆了家校合育的界定。此举既不利于家校合育的有效开展,而且也会让家长背负“沉重的负担”。

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给家长群“减减负”。一方面,学校应走出家长群“依赖症”,既要规范建立“家长群”,又要规范使用“家长群”,切忌不管三七二十一,想建群就建群,想建几个群就建几个群,致使家长群“泛滥成灾”,既给教师自己“添负”,又给家长“增负”。另一方面,家长群也需要“双减”,既要给家长群“减量”,又要给家长群“减负”。不妨通过校规的方式给家长群的数量“设限”,对违规建立“超量”家长群的应给予通报批评,并及时予以解散。同时,不妨对家长群的信息发布“设限”,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发布,哪些信息不可以发布,从而避免家长群“不堪重负”,无谓给家长“增负”。

其实,“家长群”也有“两面性”,使用得当,可以提高家校合育的有效性。相反,使用不当,不但会给家长“增负”,而且也会令家长“反感”。当然,这自然也会大大弱化家校合育的功能。

请给“不堪重负”的家长群“减减负”吧,别让“家长群”成为家长的“沉重负担”,这不仅是家长的“呼声”,也是让教育回归本质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任凯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