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管窥天下

搭讪直播,背后是“唯流量论”在作祟

2021-12-10 10:09:28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毫无防备在路上走着,对方突然抢过我手里的奶茶喝了一口,我整个人都吓蒙了。”北京市民沈小姐近日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经历,抢走她手中奶茶的是一名短视频平台主播,这么做只为了在直播中追求画面效果和感官刺激,达到“涨粉”目的。此前,浙江绍兴的史先生过马路时被网红偷拍,莫名成为“网恋奔现”故事的男主角,这一事件曾引发广泛关注。(12月9日 《工人日报》)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互联网娱乐、变现形式具有丰富的直播方式,根据主播的类型直播的形式也千奇百怪,有的比赛吃,有的比“摇头”,面对直播间成千上万“老铁”,主播好像被赋予了一种“能量”,仿佛能驾驭网络中的一切,甚至有的“意见领袖”独创户外直播,带着天生的“社牛症”勇夺奶茶,猛加微信。伴随着直播间人数、弹幕、点赞越多,这种能量就会随之增大,不知不觉主播就越过了“红线”,而他却全然不知,依旧沉浸在“狂欢”中。

抛开“搭讪直播”是否友善、文明的维度,单单从直播领域来讨论,“唯流量论”占据了主播的精神中枢。“人人皆主播”的当下,为了受众的猎奇心理、为了奉为“爹娘”的流量和老铁,主播伺机搭讪年轻女性,编造话术索要联系方式,亦或是提出肢体接触等过分要求,此类行为早已屡见不鲜。就拿最近火爆的“张同学”来说,慕名而来的访客成了一种负担,都想借着“张同学”的喜气,来给自己涨涨粉,更有甚者索性在“张同学”家附近租房居住。另外还有,孙海洋与被拐儿子孙卓重逢,成了不少主播不可错过的“风向”,时至深夜,主播们还未散去,依旧播的热火朝天,还不忘询问孙海洋:“我们没有打搅到你吧?不妨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多问几句应不应该?

大家都想在直播的风口得到一份“蛋糕”,那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下,越来越多的主播以美妆、教学、科普的形式登场,在为受众带来知识的同时,主播也通过自己的相关技能获得酬劳,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互联网+农业”直播模式诞生,例如:广西螺蛳粉等诸多乡村品牌诞生,得到了“老铁们”的喜欢。何必冒风险去打“擦边球”,不断挑战法律的底线,依据相关法律,如果偷拍、跟拍路人,未经授权使用路人肖像,不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都构成肖像权侵权。

诚然,流量不一定为“猎奇”而来,要摘下头顶“唯流量论”的帽子,需明白这顶帽子是负担不是“吸金石”。试想,浇灭“流量”的篝火剩下的是什么?在暗淡无光的灰烬中,剩下的只是狂欢过后弥漫在空气中的“悲凉”。(韩欣)


责任编辑:任凯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