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网言网语

莫让酒杯成贪腐新“容器”

2022-07-01 10:46:03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鞍山市纪委监委分别通报了4起“酒杯中的奢靡之风”典型案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打出反腐“组合拳”,坚决有力惩腐治贪,有力打造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但随着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逐渐形成,一些腐败行为明面上销声匿迹,实则转入地下,以更晦暗、更隐蔽的形式游离于“灰色地带”。本次中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的“酒杯中的奢靡之风”就是个中代表。

通报案例中,有的接受宴请时饮用高档酒,有的私下交往收受高档酒,有的违规使用公款购买高档酒用于走访送礼和食堂接待……超规格的用度往往暗藏玄机,饮用、收受高档酒,表面看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背后往往隐藏着腐败问题,但是在公务往来和日常接待的外衣下却更难为人察觉,因而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酒杯中的奢靡之风”是一种超标接待,本质上是“软腐败”,而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是酒中“义气”好办事,跑项目、办手续、要批文,一些单位和企业把端起“酒杯”当做办事的“冲锋号”;把放下“酒杯”当做办不成事的“判决书”,故而把权力从办公桌延伸到小酒桌,把高档酒当做了“硬通货”。二是笃信“人情练达即文章”。下级部门接待上级单位时,往往容易超标接待,认为上级单位是“顶头上司”,平时工作交集多,不愿意丢了自己的面子,更不愿意拂了上级的面子,所以要在接待中体现“尊重”和“诚意”,日后好见面、好说话。三是端端酒杯抬抬手,迎检巡查时好酒好菜招待,发现问题时希望可以就事论事、“便宜行事”,表面上讲感情,实际上触底线。

公务接待该不该?答案是肯定的。但接待必须坚持原则,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把公务接待当成彼此拉拢的机会。超标接待并非只是个人“小节”,而是暗藏公款消费、隐性贪腐等问题的“大事”。本是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正常公务往来,却因讲“排场”、好“面子”、喜“ 热闹” 而被扭曲,在“觥筹交错” 之间把纪律和规矩抛诸脑后。

要打破“酒杯中的奢靡之风”,机制建设是要做好的第一篇“文章”。各单位各部门应紧紧抓住主体责任“牛鼻子”,始终保持严抓严管高压态势开展自查自纠;加大巡查督导力度,拓宽问题线索渠道,助力整治工作走深走实;严格干部监督和干部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以机制建设打造“治未病”的监督体制机制。

同时,应当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激励带动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形成强力震慑,从扣好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第一颗扣子”入手,打造自我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闭环监督链条,切实杜绝“酒杯中的奢靡之风”的滋生土壤,有力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善向好。(周伯熊)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