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峰:为文学而活着的作家鲁先圣
河北新闻网
2010-12-10 16:0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字号

本站搜索

   

    知道济南有一个叫鲁先圣的作家,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从众多报刊登载的他的作品里,从与许多朋友的聊天中,让我逐渐坚信这是一个真正为文学而活的人。今年国庆节前的一个周末,应邀去鲁北一游,有幸与先圣同行同住,不经意间,让我近距离了解到这位作家朋友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

    想起来了,那天是9月18日,农历八月十一,也就是说,离中秋节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在泉城广场集合,一上车,鲁先圣就和同行的朋友说,刚刚接了很多电话,那篇《没有了母亲,哪里还有家?》让很多人共鸣。此作我印象颇深,发表于9月12日《齐鲁晚报》的怀念人间版。这个版面的主旨就是“怀念——记录、纪念我们离去的亲人”。先圣在文章中简短回忆了母亲86岁平凡的一生和对家庭、儿女朴素的爱,最后写道:在今年的这个夏天,母亲永远地走了,我再也没有机会聆听母亲的教诲,再也没有机会目睹母亲的音容笑貌。最让我悲凉的,是自己突然间发现,随着母亲的离世,那个总是让我牵肠挂肚的故乡淡漠了,我原本温暖的家变得冷清空落了。母亲五七的时候,我回故乡祭奠母亲。当走进那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家门,看着满院子里忙碌的亲友,我突然被一种巨大的悲凉包围。那种回家的温暖彻底消失了,那种见到母亲之后倦鸟归林的轻松彻底消失了,我突然间成了哥哥家的一个亲戚,一个远方来的客人,我再也不是这个让我魂牵梦萦了几十年的家庭成员了。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努力控制着自己巨大的伤感。我的叔叔婶婶和哥嫂们看出了我的伤怀,他们对我说:娘走了,这里还是你的家,还有我们这些人呢,还是要常回来啊。我知道亲属们是在安慰我。我也知道,不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是我永远的亲人。可是,我又在想,没有了母亲,哪里还有家啊?

    先圣的这段文字,朴实、真挚,但“杀伤力”很大,能令人思索,也能让人落泪。他一路说着往事,说着位于鲁西南平原上的故乡,说着因煤炭开采引起地面塌陷而坐立不安的乡亲,说起他雷打不动的生活和创作,不得不让我对这位同龄人肃然起敬。

    执着的文学梦想

    鲁先圣,最初看到这三个字时,曾一度揣测这个笔名起的真好。大器,稳重,寓意深刻。鲁地的先贤圣哲,从前有夫子,今天有此君,很有些“文以载道”的意味。后来,不断读到署此姓名发表在《读者》、《青年文摘》、《齐鲁晚报》、《山东青年报》、《济南时报》等报刊上的文章,越发坚定我的判断。无论是见微知著的历史故事,还是饱含哲理的域外风情,尤其是骨子里透出的对故乡、亲人的爱恋与怀念,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魅力,带有古之圣贤的文风。直到一天,有朋友告诉我鲁先圣用的是真名实姓时,我会心的笑了,文如其人,人如其名,名副其实,诚哉斯言。

    交谈中得知,鲁先圣六十年代出生在素称麒麟之乡嘉祥县的鲁东村,古代又称冉东村,因为在村西不远,有孔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冉子的墓地和“冉子祠”,墓前两棵参天的千年古柏至今郁郁葱葱。小时候,鲁先圣常和小伙伴们去那里钻树洞玩。他说,自己的大名是解放初只上过几天“识字班”的父亲起的。先字是辈分,大哥名“先觉”,是希望他做一个有觉悟的人;他名先圣,则是希望能够像圣贤那样修炼自身、报效国家。鲁先圣还说,不知为什么,小脚的母亲竟给他起了叫“文学”的乳名,可以说,他是从小在母亲声声的“文学”呼唤中长大的。

    1982年7月高中毕业,鲁先圣考取了济宁师专中文系,是村里考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为此高兴的父亲请来放映队连放了三天电影。1984年夏天,他毕业后回到县里,被分配到县政府,做了县长的秘书。报到的前一天,高兴的父亲请来了所有的亲朋好友,在家里摆了几桌酒席,请大家喝酒。他说:父亲一天忙里忙外,脸上始终洋溢着的那种激动和骄傲,我至今记忆犹新。也许是骨子里注定与文学有缘,工作一个月后,鲁先圣通过实地采访,写了一篇近万字的纪实散文《鸟儿王》,以整版的篇幅在创刊不久的《济宁日报》副刊上刊登了出来,反映了县农业局长的儿子包了个山头养鹌鹑的故事,引起轰动。后来,公务繁忙、应酬巨多,自己酷爱的文学创作,只能在县长休息的时候,在县长到省市开会不允许带秘书的时候进行。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在1992年的一个深夜,鲁先圣毅然决定远行,便和新婚不久的妻子一起到了省城济南。先后在《山东青年报》和《联合日报》等单位任职,并把预想中的一个个目标都在自己不断的努力中实现了。最后,靠写作,他有了自己理想的房、车,出版了《持续地敲门》、《黎明的珠露》、《苍茫人生》、《智者的幸福》、《原上树》、《点亮青少年心灵的人生感悟》《伴你读名著(水浒)》等十几部文学专著。散文作品二十多次获全国级奖励。作品入选全国400多部散文集。其中散文《信念的力量》和《品位》、《伟大的人们》入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课外阅读》。同时成为《读者》、《青年文摘》、《思维与智慧》等知名杂志的签约作家、龙源期刊网签约专栏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文学专家,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多家报刊专栏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鲁先圣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创作各类文学作品近万篇,600多万字,用著作等身来表述一点也不为过。

    坚定的创作意志

    这些年,我曾注意过鲁先圣的文学创作。作品的内容非常丰富,写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朽的司马迁、文甲天下的欧阳修、智者范蠡等古人,也写过住在丹凤白露宫里的拿破仑、美国的盲人作家海伦、一个生命的奇迹霍金;写过可敬可悲的文学大师王国维,人生绝顶之上的张海迪,也写过永远的民族精神旗帜鲁迅,由此可以看出他读书的宽泛与思索。我感兴趣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是他写故乡,写亲情的散文。如写父亲的《有一种东西不会随着时间而淡漠》,写母亲的《细雨冷风中的母亲》、《母亲的生日》,写外祖父的《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写嫂子的《美丽的大嫂》,写教师的《神奇的老师》、写同学的《永远的愧疚》。尤其是今年发表的写陪80多岁患了脑梗不能言语的母亲去给姥姥上坟的情节,总能让人潸然泪下。就在去年的中秋节,他带着妻儿回老家,还写过一篇《母亲,一棵在时光中枯萎的树》,同样让人看了唏嘘不已。是文章中蕴含的观点和跳跃的句子,像一个个摄人魂魄的精灵,一入眼帘便能引起心灵的共鸣。

    熟悉了,我问鲁先圣写作的素材,他说来自生活和阅读。有时,不经意间就能成就一篇色香味俱佳的文字。如在带着小学5年级的儿子回老家进行一项社会调查的路上,他开车把一个刑满释放的人主动送回了十年没有光顾的家,写出了《挺直的腰杆》;再如他主动给小区卖馒头的一个大爷写家信,写出了《消失的原色》。我问他的创作时间,他说雷打不动在每天的凌晨2点到7点之间,并说每天2点起床后雷打不动要冲一个冷水澡,他说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了。

    他还说,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一生的每一天都能够拿出同样的时间做同一件工作,这个人必定有大成就!他还告诉我。每年的年初,他都要制定一个写作计划,把脑海里的一些想法罗列为待作的题目,建立起各种文件夹,亲情的,友情的,励志的、人文的、读书的,就像一个个筐子。有目标的写,有目标的发,每年至少500篇,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有出版社主动联系,想要什么主题,拿过筐子来,倒给他就是。截止到9月底,他已经和几个出版社签约,今年有几本专著都将问世。我问,洗冷水浴一般人能坚持下来吗?他说首先要有毅力,最好从伏天开始,一直坚持下来,任何人都可以。天冷的时候,可以先从脚开始,从下往上,身体慢慢适应就好了。冬天的时候,他常常站在楼下的雪地里洗头;回老家时,常在院子里守着母亲,用雪洗头。

    “所有见过我的朋友,都说我精力充沛,这是原因之一”,中等个头,眼睛明亮,身体倍儿棒的鲁先圣说起自己的养生之道也是有板有眼。

    鲁东村很大,有1200多人。作为一个游子,鲁先圣十分关心村子里的事,看到一个儿子被抓壮丁的孤老太太,他每次回家都去看望一下,并想方设法打听儿子的下落。看到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无法上学,作文却写得不错,他带回来整理并代寄到有关报社。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缺资金了,他也会主动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80多位鲁姓乡人发去电子邮件。他说,能为家乡做点事,是非常愉快的时刻。

    快乐的人生态度

    鲁北之行,非常愉快。在那里,鲁先圣还意外的遇到了大学师兄的一个孩子,正在团县委任职。几年前,他曾带着他在济南大街上转悠了一天,为的是帮他配一副合适的近视眼镜。是小伙子首先认出了他,一声“鲁叔叔”喊得他心里暖暖的。

    鲁先圣说,我至今很庆幸自己在28岁的那个夏日,在故乡的那个小县城里,作出了一个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走向,使自己不至于被小县城的庸俗所埋没的决定。在济南的这些年里,鲁先圣不断地进取着,不断地调整着自己人生的走向,正确把握每一个重要的人生关口,使自己的理想一步步实现。他说我并不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我甚至认为随遇而安是一种消极或者颓废。但是,我能够根据我的人生境遇、生存能力和心情设计自己的生活。我总是让自己处在一种力所能及的状态里。我曾经去走过仕途,对于那里的游戏规则,我发现我不适合,就毫不迟疑的退出了。我又去走过商路,发现这更不是好走的,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父亲、母亲最初的期望上。我始终渴望能够不负父亲的愿望,用自己的文字,为社会打造一方净土。我把生命交给了文学,命定般地要在文字上行走下去。因为所有的路我都已尝试过了,只有这里是我的归宿。

    这几年,鲁先圣常邀请朋友们到他在济南南部山区位于湖边的家中,在房前的那棵杏树下,沏一壶龙井茶,悠然的聊天。每次,儿子鲁行健养的小兔子,他养的三只鸽子,还有其爱人的那只狗儿,自然都会围拢过来,好像一个个安静的听众,听他们津津有味的谈话,如痴如醉。鲁先圣说,我的生活是诗意的。我知道,任何一个人,如果能够像我一样,把享受生活的恩惠作为生活的目的,都能够获得这种诗意。只是,大多数的人不愿意,或者不能够割舍生活中那些没有任何意义的烦琐和累赘。

    回济的路上,我们又谈了很多。说到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和夜晚赏月,鲁先圣沉默了一阵,说,我现在的心情就和桑恒昌先生的诗《中秋月》一样:“自从母亲别我永去/我便不再看它一眼/深怕那一大滴泪水/落下来/湿了人间。”父母都不在了,我也就没有了故乡,没有了魂牵梦绕的家园了。想想那些人到中年、双亲还健在的朋友,是多么的幸福啊!说完,他把脸扭向了车窗外……

    那天从鲁北回来,按照鲁先圣提供的网址,我进入了名为“鲁先圣创作室”的新浪博客,发现每天都有新作品发表。其中在首页上还有这样的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是他的人生态度吗?想起分别之时他的题字“人皆可以为尧舜”,让我分明看到了一个智者的思索。

  (济南 吴文峰)

留言
##rep-begin##
  • ##username##     ##commenttime##
  • ##commentcontent##
##rep-end##
  • 发表留言:已 有0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全部留言
  •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 如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频道精选
精彩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