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观点3】郭红玲:"桥脆脆"要与"官帽"挂钩

    被誉为“中国万里长江第一桥”的武汉长江大桥15日迎来55岁生日。半世纪来,大桥曾遭受撞击70余次,却依然安然无恙。(中国新闻网10月15日电)

    其实,“长寿”的不仅是武汉长江大桥,杭州的钱塘江大桥也有75岁高龄了,只是,当这些“老桥”巍然屹立于中国大地却屡屡遭遇“桥脆脆”的现实窘境时,人们无疑会为这两座“桥坚强”竖起大拇指。

    科技发展了,技术提高了,中国制造的“桥脆脆”“楼脆脆”却一次次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民众似乎习以为常地观看着剧情的不断上演,“超载”、“天灾”等各式各样的理由亦层出不穷,成为这些事故的“替罪羊”,很少听说哪个人因为工程质量问题判了刑,哪个人因此丢了“官”,难道“老天爷”如此薄待中国,让所有的“坏天气”都到了中国?不可否认的是,“人为事故”是导致“豆腐渣”工程的罪魁祸首。究其原因,暗箱操作、层层转包、监管缺位、违章作业,都是“利益”惹的祸。其实,修建桥梁,无非是个良心活儿,你按质量要求做了,就不会有问题。那些“桥脆脆”都是质量不过关造成的,没有腐败,它们“坚强”着呢。

    每一座桥梁,从图纸设计到建设施工,再到验收通车,都要通过数道关卡才能顺利出炉,每一道卡都是桥梁质量的基础与保证。然而,屡屡遭遇桥梁坍塌事故后,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是处处推脱责任。我国现行的政府监督、业主负责、监理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质量保证体系,看似健全的法规背后,却存在多方负责变成无人负责的怪圈,说到底是监管的乏力与问责的缺失问题。今天的“豆腐渣”工程,贪了就贪了,烂了就烂了,塌了就塌了,只要不出人命,主事者就什么事也没有,即使“不幸”被媒体捅了出去,顶多也就挨个处分什么的。如此轻饶,焉有不滥之理?另外,违规成本低。比如只有《刑法》中的粗略规定,只要情节不是特别严重,一般情况下处罚力度并不严厉,这些都难以适应当前工程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屡见不鲜的现实境况。

    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控体系虽是当务之急,却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当前,将重大安全质量生产事故与官员“乌纱”挂起钩,并严格追究责任,这无疑是减少“某脆脆”重新上演的有效途径。没有责任,就没有质量安全,桥梁安全不仅要靠施工单位自律,更需要相关监控部门各尽其责,纳入行政管理者的年度考核体系,对于已经出事的,纪检、公安等部门一定要分清责任,一查到底,毫不姑息,切莫把责任推到“天灾”身上了事,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官员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的上马,才能让我们的后人见证更多的“某坚强”。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2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