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观点3】滨 兵:"死在编制里"只因难抵"编制诱惑"

    1月4日,哈尔滨448名事业编环卫工正式上岗。此前招聘共有2954名本科生、29名研究生成功报名。其中22个研究生落选,主要因对环卫工作认识不够。落选者之一的王洋称热衷体制内身份不仅为稳定,落户到城市会带来就业、教育等优势,“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编制里。”(1月14日《 华商晨报》)

    拥有编制,意味着是“正式工”,会有户口,及户口的差异带来的诸如就业、福利、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的不同;没有编制,就意味着是个“临时工”,可能什么都没有。就业如果无法与别人“拚爹”,“死在编制里”虽然很悲壮,却是可以理解的。有多少人能够抵得住“编制诱惑”?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各有志,想不想过“编制”内的的生活那是个人自由,然而,要拷问的是,同样是环卫工,那些没有编制的环卫工会是什么样的命运?经常性地我们能够见到无法如期拿到工资,有的地方甚至连最低工资都拿不到,而且工作一辈子,也极有可能是“临时工”。

    “新进人员均按照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使用事业编制;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均按现行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标准执行,对新进的外地人员可落为哈尔滨市城区户口。”如果工作三年后,管理层岗位空缺,还极有可能自然转为公务员,这样的“编制诱惑”,对于一个来自农村,渴望拥有城市户口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力。

    编制就像一条鸿沟,将人分为等级分明的两类,在福利等方面天差地别。这其实是“编制之恶”,与其嘲笑年轻人迷恋于“编制”,倒不如及早破除“编制”依附的过多“福利”,一边是阶层固化严重,一边是“拚爹游戏”玩得疯狂,当社会仍然存在太多的不公平,当编制依然存在着太多的诱惑,那就别指责“死在编制里”。“死在编制里”是一记沉重的警钟,让我们反思编制的不合理,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实现权益平等,如此,我们用不着“死在编制里”,而是活在“春天里”。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段贵珍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