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观点3】息朝旭:杜绝"冒领"让活人不再"折腾"

    唐明珠是四川一名退休职工,目前与女儿、女婿一起居住在江苏苏州。每年7月,他都要不远千里坐火车赶回老家,为的是进行养老待遇资格认证。(11月29日 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养老事业取得显著成效。随之,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冒领、恶意诈骗养老金现象,造成养老秩序出现了混乱。这就使得国家不得采取对策: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有人为资格认证是件好事,能够规范养老金认领秩序,防止“冒领”;但一些身在异地的高龄退休人员认为每年返乡进行资格认证,只为证明“自己活着”,实在是“折腾”人。于是,许多人建议取消资格认证或者采取其他不“折腾”人的方式认证。但是笔者认为,要让活着的人不“折腾”,关键在于遏制“冒领”。

    从思想上,根除“冒领”。一些人认为,国家的养老政策有空可钻,总想着投机取巧,老人去世后两三年不上报,儿女冒领养老金。看似一件简单的事,却给养老秩序带了严重破坏,更是触及到了道德底线。因此,必须要从思想上根除“冒领”。首先,进一步加大养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熟知政策、自觉遵守;其次,加强对退休老人儿女的诚实教育,不虚报、不谎报,实实在在地向上级部门说明老人情况,从源头上遏制“冒领”。

    在行动上,惩治“冒领”。2000年浙江黄岩查处5起“死魂灵”冒领养老金事件;2011年海南查处冒领基本养老金677起,追回养老款199.2万元;2013年太原市查处冒领、恶意诈骗养老金事件751起,追回冒领款项473万元……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冒领”养老金事件呈逐渐上升趋势。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冒领”案件的查处力度,秉公执法,依法办案,该追回的要如数追回,该罚款的要依法罚款,绝不能心慈手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冒领者”做“嫁衣”。同时,各级养老部门和申报单位要加大审核力度,真实掌握退休人员的实际状况,防止出现“冒领”现象。

    “冒领”不仅需要在思想上根除,更需要在行动上惩治,只有杜绝“冒领”,才能让活着的人不再“折腾”。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