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周明华:警惕公路“三乱”又杀“回马枪”

    河南永城车主李晓展驾驶6轴货车拉着石料奔跑在往来淮北的公路上,近几天没有再遇到“乱查车”“乱罚款”。“我希望这种情形持续下去,不要一阵风之后又恢复原样。”他接受采访时这样对记者说。11月14日,永城车主刘温丽因不堪公路“乱罚款”喝农药自杀,后经抢救脱险,该事件曝光后,再次引发人们对治理公路“三乱”关注热情。(据12月15日新华社电)

    针对显现或隐身的公路“三乱”现象,被全国各大媒体曝光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不再像以往一些地方那样玩“鸵鸟术”,立即全速跟进调查,规范运输公路执法行为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的重要内容,并深刻反思,跟进全面整改行动。这一事件,还惊动了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他在日前公开强调,对违规违纪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让上路谋财者,伸手必被捉。

    与交通部和当地交通厅官员的高调“喊打”相呼应的是,连日来媒体也集中报道了相关的整改举措。诸如,交通运输部宣布禁止违规上路检查执法、禁止无执法资格人员拉车执法、禁止为非法超限运输车辆办理“罚款年票”“罚款月票”等10项禁令;河南相关部门指出,为了根治“治超为了罚款,罚款为了养人”的不合理现象,将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比如改多元执法为综合执法,以期杜绝下一个“刘温丽”的再度出现,防止类似事件拉降着交通管理机构的公信力。

    不过,包括后悔“出名”的刘温丽在内的广大车主,恐怕不会像官员这么信心满满。因为只要联系过往,想想治理公路“三乱”之难,就不免担心,这次集中整治工作仍是“烧几把火”而已,风头过后,该咋样可能还是咋样。这样的忧惧并非无厘头,回望近20年来,我们在整治公路“三乱”时,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某地事儿闹大了,不是“一阵风”式的处理,之后不久又回“原点”,就是有关部门装着什么也没有看见,不回应、不查处,拖一会儿,会有新丑掩旧丑,最后就会是啥事都未曾发生。

    在1994年《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的通知》中,早就规定,只有公安部门能在公路上设置检查站。但一段时间以来,除了交警之外,交管系统下属的路政、运管、超限站,甚至煤炭、卫生、林业等部门也站出来竖牌挡车,罚款走人,这是将“治超”变“罚超”,用违规获取的巨款罚金,去“滋润”部门“小金库”。据刘温丽的家人称,从4月买货车到现在,两辆车跑运输也就半年多,但光罚款就将近20万,有时一次就被罚上几万元;之前有不完全的统计数据称,2009年各类收费罚款收入共计约为21962亿元,约占当年税收的三分之一多;2011年,中国道路运输费用27000亿元,据推算,公路罚款在3000亿元以上。

    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已亮出警示:切除“三乱”毒瘤,已经刻不容缓。即便河南这次因公民个人不堪罚款而自杀引发全国关注而掉了几顶官帽,但这几声帽子落地之后,恐怕很难触动公路“三乱”的麻痹神经。“三乱”杀“回马枪”的土壤没有被铲除,巨额罚款的一道道暂时撤离的关卡很快又回抬回原地。所以,我们必须追查公路“三乱”形成的根由,从上面开始查起,追问并追回罚款资金,一些地方是否与批准或默许罚款者的权力机构形成利益共同体?等等,诸多由利益而寄生的弊病,不能再拖着掖着不切除了。

分享到
更多
【责任编辑:霍骋远】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2000 - 2013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