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王 博:政府需撂平殡改政策出台的“身后事”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5-26 09:31:41 责任编辑:霍骋远

    从2010年3月31日起,我国开始殡葬改革,火葬被逐步推行,既文明办丧、节约土地资源,又移风易俗、倡导节俭新风,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然而,据5月23日《东方早报》报道,安徽安庆强推殡葬改革,6月1日起一律火葬,对民众家中现有棺木强行拆解,多名老人在大限前自尽,当地官员竟然还称殡改手段“温和”。党的好政策就这样被唱跑了调。

    殡葬改革并非新话题。但是,为了能够“睡棺材板”,安庆的部分老人用绝食、自缢等各种极端方式结束生命,实为近年来所仅见。安庆及下辖县、市、区掀起的这场暴风骤雨般的殡改,不仅没能达到政府出台文件时的初衷,反而成了老人的“催命符”。网络大V罗崇敏、沈亮律师等及很多网友,也都对安庆的做法持一边倒的批判的态度。

    笔者认为,是安庆政府至少有三方面工作没做到位,才会引发老人“自尽”。一是政策“突如其来”,政府部门先入为主,认为百姓可以接受,没给当地老人留下思想“拐弯”的机会;二是宣传工作没做到位,没说清“上坟祭祀,对森林防火带来严重威胁”,这个“推动殡葬改革的直接原因之一”;三是没有考虑周全,在配套政策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暴风骤雨般强推殡葬改革,势必引起群众的反弹。

    安庆的殡改头顶“去千年陋俗,树一代新风”的光环,在推动过程中,也一再强调改造旧观念、树立新风尚,手段较之河南周口的平坟运动,还算得上“温和”。可由于和周口一样,想要通过提升执法刚性,迫使民众顺应新政策,这是此次安庆殡改最大的失败。

    虽然,殡葬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但从安庆部分老人用极端方式捍卫“执念”来看,显示改革在民间已然遭遇抵触。由此看来,殡改切不可一蹴而就,上年纪的老人就认“入土为安”这个死理儿,改变他们的观念绝非一日可以建功。因此,在类似安庆这种土地制约等现实诉求尚不迫切的地区,殡改陷入迟滞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殡改实行多年,已为社会大多数人所认可。安庆若要殡改落到实处,需在政策出台后做好四件“身后事”:一要搞好宣传,宣传不要靠行政强力,多发动群众的力量,让群众去做群众的工作,这样更容易产生共鸣。老人们从心理上接受了,自然不会再出现“自尽”的事;二要落实补偿,一具棺木价值4000元,而安庆的赔偿只有1000-1500,而且还要“强力”推进棺木拆解,自然不会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明码标价的东西,还是按照其价值赔偿的好;三要执法得当,要考虑到传统情感的因素,不再维持强力模式,开启人性化模式,为民众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四要配套到位,殡改可不是“冬天里的一把火”, 必须意识到现今殡葬习惯的文化基因,建设好公益性公墓建设等配套设施,让群众火葬的安心。

    去年年底,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这是对行政强力推行改革的间接否定。希望各地能够厘清殡改政策出台后的各种责任和义务,按照以人为本的操作模式,渐进式推进殡葬改革。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