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动态

张 继:夯实教育根基 激发治理活力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6-11 11:04:54 责任编辑:霍骋远

    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近日在中央党校网撰文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国家制度文明建设的高度,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制度文明建设、使我国大步进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的历史呼唤。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其实就是人才的培养,也是一种教育演进。教育本身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独有特点。循之,教育就会根深叶茂,各种社会有用之才就会竞相迸发,教育活水就会汩汩而流;反之,则会陷入一种功利性和焦灼状态。

    从小处看,为人父母,在子女教育成长过程中,如果急功近利,甚至拔苗助长,不仅会贻害子女前途,更会毁掉其人生。唯有坚守“人之初,性本善”,着重品性与心智,打好基础,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才能成就人生精彩。从大处看,如果我们的国家能够用战略思维和眼光谋定百年育人计划,能够从教育体制机制上循“规”蹈“矩”,让教育根植于时代土壤,那么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始终充满智慧和活力,我们的发展会才欣欣向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来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共识。这既体现了中央对于教育战略的高瞻远瞩,又明确了具体的措施办法和基本路径。教育是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要把教育放在首位,并且与改革同步推进,才能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更多的是需要智慧与创新,但智慧与创新不是天上所掉,地上所生,而是源于持续的人才培养,源于长期的基础性教育。“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既充满了教育公平性原则和群众性特点,又深刻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也为教育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明确的教育指向和基本遵循。

    如果我们把教育比作“孵化器”,那么要实现人才的几何增长,就必须要从方方面面提供良好的“孵化”条件。无论是从教育机制,还是教育观念上都要进行科学施治。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文化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以来教育发展和教育产出积累的结果。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中找到答案和证明,中国之所以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键在于人才的教育培养。面对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我们更必须坚持教育为本,才能让更多创新型、管理型等复合型如此脱引而出。国家治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治理的现代化。

    教育是一种潜默移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孕育的过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既是制度完善、治理推进的过程,也是价值彰显、精神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制度是刚性是硬性,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灵魂和精神。而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则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个持续培育的过程,是一个长期教育的过程,既需要传统文化的熏染,也需要父母言传身教的示范,更需要学校教育的持续发力。只有我们切实抓住教育这个牛鼻子,才能抢占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高点,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切入点、突破点和着力点。

    教育战略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万丈高楼平地起,教育根基须夯实。可喜的是,近年来,无论是从教育部门,还是地方有识之士,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人士,都对现代教育治理现代化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思考,教育改革的步子也在逐步向现代化这个方向迈进和靠拢。应该说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王柯敏就是一个先行的启思者,有了思想意识上突破,相信湖南教育乃至全国教育必将呈现出勃勃生机。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