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理政

张子墨:不能对“吃空响”问题视而不见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7-03 16:13:57 责任编辑:霍骋远

    2007年,在一次领导谈话后,45岁的陈景云成为一名“改非”干部(由领导岗位调整为非领导岗位),正式加入到当地“吃空饷”的大军中。与其他享受这一特殊“待遇”的基层干部有所不同,陈就此开始了他长达7年的“自首”之路。“这些年我‘诈骗’了国家20多万元钱”,“我希望上级能针对我的问题,依法依纪先从我查起。处理零陵区一百多个单位、770多人的‘吃空饷’问题”。针对陈景云自检的“罪行”,当地迟迟没有做出“处理”。(7月2日 凤凰网)

    众所周知,但凡是被定义为“吃空饷”者,大都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生怕被人发现的。然而湖南零陵区的陈景云虽然也是“吃空饷”大军中的一员,但他却并没有接受这种所谓的“好处”,相反还开始了长达7年的举报“自首”之路,着实让人非常吃惊。

    毫无疑问,我国之所以会出现大量“吃空饷”的财政人员,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的人事管理体制存在“漏洞”。而在现行的政治大环境下,某些领导特别是掌握财权的“一把手”在对“吃空饷”一事上采取的纵容态度,将国家财产当作“顺水人情”,更是助长了这样的不正之风。更重要的是“吃空饷”问题往往牵涉到一些党政部门的“重量级”人物,因此,有关部门在管理和查处时就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之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吃空饷”行为定性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也不十分明确,这就使得基层单位对此问题责任意识淡薄,甚至听之任之,从而形成了对这种浪费国家资源的行为没有制裁措施的局面。

    那么,治理“吃空饷”到底难在哪里呢?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吃饭的嘴,必有喂饭的手。“吃空饷”也是一个“食物链”,从大量曝光个案看,如果没有相关监管者、审批者睁只眼闭只眼,甚至上下联手、共同渔利,当事人绝不可能轻易吃到“空饷”,更不可能一吃就是好几年甚至上十年。正是因为存在以权谋私、利益交换、权力庇护等不良现象,无形中形成了各种“喂空饷”的潜规则,才为“吃空饷”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总之,“吃空饷”问题已经不是个性问题,而是一个共性问题,我们决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各级各单位也不能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只喊口号,不落实行动;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狠抓、细挖、严处”,不留任何死角死面、不包庇纵容任何人,加强舆论监督,依靠社会力量,借助舆论宣传,打造“外严内紧”的“吃空饷”治理环境,让“吃空饷”问题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
  • 公共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