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观沧海】长征路在我们脚下清晰起来

2016-10-04 14:11:04 来源:e观沧海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马哲
长征精神不能被遗忘,不能简单化仅仅理解为不怕苦,更要有为了实现目标“永远在路上”的责任担当。

文丨张立

历史需要增强记忆,否则,再真实的历史,也有可能湮灭于灰尘中。一直以来,围绕着长征,有许多质疑,或者迷团待解。一个全面客观的长征,才最具说服力、感染力。因此,我们更需要一个清晰的长征。

近年来,有媒体或志愿者曾经重走长征路,也有老战士、大学生重走长征,他们当中甚至不乏外国人。重走长征路,有的是为了调查,有的是重温过去时光,有的是体验战争生活状态。但不管怎样,这些所有关注长征的人们,都是在探究一段真实的长征历史,一个真正的长征精神。

我们的长征,是历史中光辉夺目的记忆,是应该值得尊重和传颂的。质疑长征并不可怕,这反倒给了我们阐明、传承长征精神,让长征离我们这个时代更近,离质疑人更近的一个契机。

我们的长征,应该清晰地传承。在长征历史、长征文化的传承中,有的地方仍然存在分歧,如长征出发地,就有于都、瑞金等四地争议,有争议就必须澄清,以便我们更好地传承。面对争议,相关方面也在不断将历史一一呈现出来,解疑释惑,凝聚共识。在长征历史的研究、宣传中,目前,仍有许多细节、有众多生动的具体历史尚待研究、整理,一些文物、历史性建筑也有待修缮保护,这些物质的、非物质的长征历史,都需要通过持续的投入、挖掘才能被更清晰地传承下来。

我们的长征,应该清晰地表达。有的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珍惜当前美好生活时会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但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清晰地表达、宣传我们的长征,以及长征背后气势如虹的长征精神,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公众接触到长征精神,多数是通过书籍、电视等媒介,并且有的只是时令性的宣传,在长征纪念日才能体现出来。这就给清晰表达长征精神制造了不小的障碍。通过网络、自媒体等宣传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走入日常生活的载体和形式更多一些、形式和表达方式更切合我们的眼光和思维,这是一道艰巨和重要的工作。

我们的长征,应该清晰地呈现。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长征的遗迹,路线、重要场所,都会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远,有的因为城乡建设,或者,因为自然损耗出现毁损、遗失,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毁灭。加强传承长征精神,更清晰地呈现长征精神,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长征中的重要场所,遗址、遗迹、文物、史实进一步挖掘考证,让长征以及长征精神,不止于万里长征这样一个概念化的表达,不让长征的具像载体蒙尘。

我们的长征,应该清晰地发扬。今天,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长征系列火箭,存在于国家重大工程、重要任务中的长征突击队,是真实继续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有了这些传承者,我们的航天航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了带领青年人为伟大目标奋进的组织。在传承长征精神的路上,还有发起制作电视节目《我的长征》的崔永元;有写下《红色之旅:384天重走长征路》的外国作家李爱德、马普安;有写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美国作家协会主席索尔兹伯里……正是有众多关注长征,尊崇长征精神的人们的持续投入,长征精神才能更清晰地得以发扬。

我们的长征,是以中国人为绝对主力的一支革命队伍,但不乏国际友人参与的身影。洪水(越南籍)、毕士悌(朝鲜籍)、薄复礼(瑞士籍),因为有了这些外国友人的参与,或者参与了长征中的具体战役,或者传扬了长征精神,《抑制的手》《红星照耀中国》等著作,才能面世并被世人所熟知。因此,对于更好地传承长征精神,让世界更全面、更清晰地了解长征,加强与国际组织、国际友人的合作,以西方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传扬长征精神尤为必要。

长征精神不能被遗忘,不能简单化地仅仅理解为不怕苦,更要有为了实现目标“永远在路上”的责任担当。实现中国梦,就像万里长征一样,就像中国航天一样,把长征精神真正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传承在我们的精神里,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相关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