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江德斌:“薅图书馆羊毛”有失公德

2019-11-28 19:28:2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1月23日,微博用户@眸冷骨累的王马丁 发帖称“当年做大学生的时候,但凡发现学校图书馆里有爱慕的古书,大多是竖排版繁体出版的,就统统借来不还,直接按图书馆规定赔偿。”此番言论一出,引发众多网友的批评。@眸冷骨累的王马丁 已将这条微博删除。但在11月26日,他再次在微博发表声明,认为他18年前花了10元的价格把这些古书“据为己有”,已经是合理的价格了。(11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

能将“借书不还”说得理直气壮,拿“已赔偿”为由将古书“据为己有”,并将丑事公开炫耀,振振有词用“契约精神”怒怼网友批评,真是罕见的“奇葩”一枚。虽然当事人“借书不还”行为不违法,没有相关法律约束,但是此举属于损人利己的行为,乃是利用管理漏洞“薅图书馆羊毛”,将公共资源变相据为己有,损害到社会公共利益。

当事人王翼昊坚称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认为自己按照图书租赁契约,已经支付了不还书的赔偿金,乃是将看中的古书,用合理的惩罚价格“买”下来,所以自己没错,很安心。显然,他是知道一点利己主义、契约精神等理论,并将其做为“挡箭牌”,为自己的“借书不还”行为辩护。可是,他对这些理论的理解非常偏狭,甚至存在错误认知,一味强调利己、契约,而忽视了社会道德的约束力。

利己主义和契约精神都是支撑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社会契约论》、《国富论》对此有详尽描述,亦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指引,获得世人的普遍认同。但是,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强调美德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并认为“看不见的手”会对私利与公益协调,使不同利益的人得以和平共处。而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使得人人受损。

按照图书馆的管理规定,如果所借图书遗失、损坏造成不能归还,需要照价赔偿,这是建立在借书人的过失行为基础上。而王翼昊“借书不还”乃是想“薅图书馆羊毛”,将公共图书据为己有,属于主观恶意毁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当事人出现多次违约情况,不管是否主观、恶意,都会被对方视为不可靠、信用不佳,进而提高商品价码、违约成本,或者限制交易行为。典型如车险,车主多次出险的话,将导致保费提高,甚至可能会被拒保。

何况,图书馆并非盈利机构,不靠借书赚钱,乃是社会公益性质,如果恶意违约的人增多,大家都效法“薅图书馆羊毛”,就会导致公共利益受损,迫使图书馆修改规章,不再外借古书。可见,“借书不还”并非只是利己,还破坏了租借规则,有损社会公共利益,导致大家都被动承担后果。

18年前,社会各界对“借书不还”尚无有效制约手段,让当事人钻了管理漏洞,占了很大的便宜,也没受到惩罚。现在则不同,有了个人信用体系,恶意违约行为,会被纳入信用污点,其日常行为也会被大数据采集、分析,进入平台的信用评价。如果发生多次违约行为,造成个人信用指数下降,将来就处处受限,受到信用惩罚,甚或被商家拒之门外。显然,还是不要效仿“借书不还”的好,应以此为鉴,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过得更好。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