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本网锐评>>

“书画郎中”书写非遗文化传承好故事

2021-03-12 19:57: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9年,“正定手工装裱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梅菊是传承人,她的工作室也成为诸多收藏爱好者及书画家进行装裱的首选。(3月12日河北新闻网)

明人周嘉胄以“古迹重装如病延医”为题,指出:“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王梅菊的工作就像医生治病救人一样重要,她是一名“书画郎中”,书写了非遗文化传承好故事。

非遗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的宝贵精神财富,装裱艺术为非遗文化保驾护航,其本身也是非遗文化。从战国帛画到西汉大帛画轴,隋朝时确立明确的官裱制度,唐朝首次设立专门的装裱机构,北宋时期设立宫廷画院,装裱师以待诏入朝堂,元代多以黄、蓝、碧三种素色做挂轴装裱的主体颜色,明代正式进入繁荣的高速发展期,中国书画装裱史上最为重要的文献资料——《装潢志》诞生。作为一项古老宁静技艺中的传承人,既要在文化沃土中不断吸收营养,又必须追寻梦想向上生长。王梅菊是成功的,给我们抒写了一部现代人传承非遗文化的生动教材。

曾经的破烂不堪,曾经的残缺不全,曾经的面目全非,在王梅菊手下,告别腐朽,告别陈旧,告别作废,走向神奇,凤凰涅槃。一幅大八尺斗方的虎首图——硕大的作品里通过对虎头的描绘,将老虎怒吼时的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王梅菊从水墨山水画的一面揭下来一小块补纸,惊喜地说:“看,一叶扁舟!”装裱过程的惊喜是一种获得感,更是一种价值观、艺术审美感。这样的文化愉悦、精神幸福,应该有更多的分享,为我们的时代文明进步赋能。

春节期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刷屏,为非遗文化释放出独特魅力。我们期盼传承弘扬非遗文化,但是,必须让王梅菊传承非遗文化的好故事用现代思维生动鲜活展示出来,让好故事有好传播、好普及,然后,才能魅力四射,深入人心,激发出人们的“行动力”。

非遗中有精神血脉,文化中有审美根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更多王梅菊这样的传承人,需要更好的普及传播,唯如此,我们才能从非遗文化中汲取滋养,生产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更好产品,为人民群众奋斗新征程输入独特精神滋养。(殷建光)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霍骋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