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铿锵而歌

张欣利:“大手拉小手”有损公平公正

2021-10-27 17:20: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中科院实验室研究成果装置,转身变成一中学生科技竞赛作品?父亲的团队专利成果和儿子的“发明”高度相似?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被曝利用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升学。该生的任课老师称,该发明在研究过程中确实得到了其父亲的指导和帮助,“属于‘大手拉小手’,父亲的项目他也可以参与,就相当于父亲搞一点东西给他做。”(10月26日 澎湃新闻)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顾名思义是青少年展示自我创新实践能力的舞台,比拼的应是自身而非爹妈的实力。如果父母在其中只扮演指导的角色,不违背孩子之间较量的原则,这无可厚非。但纵观整个事件,该生的每个发明都与父亲团队的研究成果存在高度相似,生产出的设备,从外观到印刷文字全都一样。这些研究成果和孩子哪有半分钱关系,不就等于是拿老爹的成果去“欺负”同龄人么?

“科二代”们借助父辈的知识和眼界,已经是稳稳压过同龄人一头了,但该生即便是占据了优势,依旧属于坐享其成,丝毫没有老一辈科学家自强不息的劲头。明明用了父亲团队的研究成果,还对外宣称是自己研究一年多试验成功的,不知将诚信置于何地。然而就是如此品行,靠着拼爹一路顺风顺水进入重点中学,可预见的将来再进入重点大学,一步一步走进科研行列,如果这样的人越来越多,试问中国科研哪有未来可言?

况且这并不属于“老爹”的个人成果,而是整个团队花费大量时间和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共同研究出来的成果。这不是公器私用吗,是否涉嫌泄露集体科研成果?用公家的成果,去成全自家的孩子,等于在科研的土地上划“自留地”,搞不正当竞争,挤走了真正花时间精力搞发明、搞创新的英才,是典型的“学阀”行为。看看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项目清单,除开一些小发明、小创造以外,不乏涉及遗传学、病毒学、机械学等许多学科前沿知识的项目,许多试验数据都需要动用上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设备,这不禁让人遐思,这真的都是参赛考生们自己做的吗,幕布下还藏着多少拼爹的娃?

儿子用父亲的成果获奖升学,背后是学术的畸形和腐败,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需要有关部门去下结论,但最起码的公平公正必须要拿制度来保证。孩子们的事让孩子们解决,大人少掺和。

责任编辑:霍骋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